-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47
- 1
- 1
- 13
- 5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许云章 首届全国羌医药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对芳香新塔花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芳香新塔花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结果:水蒸气蒸馏法处理的芳香新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祚穆·喏姿擀布(杨福寿) 首届全国羌医药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本文以一位羌族名医的验尸文献记载为引,介绍了羌族古老而朴素的验尸习俗,并且阐明了其与人体解剖学的相关性,为羌族医学(人体解剖,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辩析,治疗和预防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对此种文化遗产(验尸习俗)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利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Anqi Wang 首届全国羌医药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The power of chemical profiling in characterizing the samples' chemical pools has greatly raised the interests of phytom...
【关键词】 Dissolution ; Herbal medicines ; Chemical profiling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包希福 首届全国羌医药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本文展现了古羌医的奇特疗法,整理了羌族医药外治法的技能和经验,这些外治法主要为特色、疗效好的内科病外治法、外科病外治法、皮肤科外治法、骨伤科外治法、儿科外治法、五官科外治法、妇科外治法等方法.同时在单纯使用外治法成功经验中,选取了对常见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战国 首届全国羌医药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藏香-十八味珍宝香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挥发油测定法对十八味珍宝香挥发油进行提取,以毛细管柱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琼 首届全国羌医药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对桑枝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别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桑枝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能够很好地鉴定桑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丁玲 首届全国羌医药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测定薄皮和厚皮巴旦木种仁及内果皮粗脂肪、总糖、蛋白质及Fe、Mn、Zn、Cu等微量元素含量.方法: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脂肪、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扩散法测定蛋白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结果:薄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蒋舜媛 首届全国羌医药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索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羌活种子的方法.方法:在4000-400cm-1范围内测定羌活种子光谱吸收峰,应用系统聚类和SIMCA模式识别法鉴别羌活和宽叶羌活的种子.结果:运用系统聚类法,当聚类距离为15时,两种羌活可明显的分为两类;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古锐 首届全国羌医药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研究川西高原地区红毛五加构件种群年龄结构及生物量积累规律.方法:采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方法,砍伐样方内红毛五加无性分株,测量无性分株年龄、株高、基径、生物量;测量无性分株上生长1年的枝条数目、茎皮重量、枝条长度等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丹 首届全国羌医药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藏彝走廊"指川、滇西部及藏东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区域,该区域因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和岷江流域等六条大江自北向南由穿越而过,在峰峦叠嶂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条南北走向的天然河谷通道,成为众多民族和族群南来北往、频繁迁徒流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