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6
- 23
- 3
- 1
- 7
- 6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董金皋 1999年菌物学教学.科研研讨会 1999年
【摘要】 玉米大斑菌HT-毒素可抑制玉米叶片细胞PAL酶和PPO酶的活性。表现在,OH43和OH43Htl玉米用粗毒素处理后PAL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同,即OH43在毒素处理后到48h一直受到抑制;而OH43Htl玉米的PAL活性在毒素处理后6-12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晓鸣 1999年菌物学教学.科研研讨会 1999年
【摘要】 利用传统的菜豆炭疽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和新的CIAT鉴别品种分别对菜豆疽菌中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中国分离物的致病性变异十分明显并有一定的地区分布特点。在传统鉴别品种上将53个分离物鉴别为17种致病类型,致病1是中国菜豆炭疽菌的优势菌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爱群 1999年菌物学教学.科研研讨会 1999年
【摘要】 该文报导了梅岭森林公园白粉菌科的真菌8属24种,寄生于19科25种植物上。其中1个新属和1介江西新记录属(已另文发表)。这是该区白粉菌科首次系统报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德喜 1999年菌物学教学.科研研讨会 1999年
【摘要】 培养时间和气体空间是影响灰葡萄孢菌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形成的重要因素。该文通过PDA培养基用不同培养时间和不同气体空间培养灰葡萄孢菌(Botr ytis cinerea),研究其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郑小波 1999年菌物学教学.科研研讨会 1999年
【摘要】 该文简述了该校在研究生“真菌分类学”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课教学方法中的点滴偿试。在理论课教学中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方法,在实验课教学中着力学生的知识应用培养,使学生在实验课上接受真菌鉴定的实践技能的训练,旨在拓宽和加深学生的知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志光 1999年菌物学教学.科研研讨会 1999年
【摘要】 该文介绍了自制细胞培养小室的构造及其在真菌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方法,用细胞培养小室,可对真菌丝体的生长、菌丝融合、各种无性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卵菌和接合菌的有性生殖、担孢子和子囊孢子的萌发以及真菌原质体的分离、再生和融合的过程在例置相差显微镜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玉万 1999年菌物学教学.科研研讨会 1999年
【摘要】 该文研究了金针菇(Flammuline velutipes)FU19菌株胞外纤维素酶的一 些生理生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HU19菌株具有完全的纤维素分解酶系;酶活性高峰期发生于子实体生长阶段;不同纤维基质对酶活性有明显的影响;粗酶液中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宏 1999年菌物学教学.科研研讨会 1999年
【摘要】 报道云南林木真菌病害18种,其中:国内新记录3种,云南省内新记录6种,云南省内已种新分布9种,前者有描述,其余以名录列后,以供植保和植检工作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