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7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李文东 2010年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 2010年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神经结构与突触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7日龄SD大鼠分为HIB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采用单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于脑缺氧缺血后1d、4d、7d、14d、28d采集脑组织标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崔桂萍 2010年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 2010年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生物标志物GFAP、NDKA和PARK7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以及对诊断、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12小时内、第3、14天GFAP、NDKA和PARK7血清水平含量,所有患者在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杰 2010年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 2010年
【摘要】 目的:研究锂盐对躁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躁狂症患者分为推锂盐组(42例,未用过碳酸锂),锂盐组(30例,用过碳酸锂).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曾娅莉 2010年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 2010年
【摘要】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细胞内Ca2+浓度、Ca2+调节蛋白(Calbindin—D28k,D28K)和Ca2+激活蛋白(calpain)基因变化,以探讨K562细胞凋亡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细胞24h,20μmol/L辛伐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雷震 2010年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 2010年
【摘要】 临床化学分析系统试剂携带污染主要与化学分析仪的冲洗效率及检测试剂的成分和方法有关.临床化学分析系统试剂携带污染主要来源于试剂探针、混匀棒和比色杯,这些污染同时存在,并且试剂1探针、试剂2探针、样品混匀棒、试剂2混匀棒和比色杯的携带污染可能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唐玲丽 2010年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 2010年
【摘要】 目的:观察胰岛素受体底物-1表达受阻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ERK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空白对照组和转染IRs-1 shRNA质粒的删组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青松 2010年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 2010年
【摘要】 目的:检测端粒保护蛋白TRF1,TRF2和POT1基因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方法:收集33例明确诊断的食管癌中心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采用SBYR Green适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FRF1,TRF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翰卿 2010年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 2010年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浆天然、氧化脂蛋白(a)[ox—Lp(a)]及其免疫复合物(IC)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106例活动期儿童NS患者、42例恢复期儿童NS患者和155例对照组Lp(a),ox—L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果 2010年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 2010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Lp-PLA2自动化分析的方法;比较Lp—PLA2和HDL-Lp—PLA2在代谢综合征患者和正常人群中活性的差异;分析Lp—PLA2和HDL-Lp—PLA2与常规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确定本实验中Lpr-PLA2的参考范围....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 代谢综合征 ; 动脉粥 样硬化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裴林 2010年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 2010年
【摘要】 目的:建立脂联素基因(aPM1)-11377C/G点突变的检测方法,探讨aPM1-11377C/G点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及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构建含aPM1-11377C/G点突变的野生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