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1
- 6
- 1
- 4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农汉才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四届一次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民国是中医抗争求存的特殊时期,此期在"保存国粹"等思潮的影响下,民国的中医文献呈现出了不再偏重于校勘、考证、依经解义的整理方式,而是以保存、出版中医古籍文献为主的特点;并出现了以上海、绍兴、杭州为中心的中医文献整理出版地,以及出现了何廉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农汉才 “医家传记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祝味菊先生(1884-1951)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及文化在西方的冲击下剧变的时代。作为一位有建树的医学家,他一生的经历主要处于4大社会和学术的旋涡之中:中西医学的互动、中医存废的较量、伤寒温病的交锋、新旧中医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农汉才 人类健康理念国际论坛、第四届国际医史学大会、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2次学术年会 2009年
【摘要】 《广瘟疫论》由清戴天章所撰,成书后未直接刊刻,后被坊刻为歙县郑奠一之书,名《瘟疫明辨》。后又被戴氏孙祖启发现,祖启于是以存存书屋稿本为原本,以“广瘟疫论”为名重新校刻行世。此后,该书就有《广瘟疫论》和《瘟疫明辨》两种底本行世。而在其后两种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农汉才 人类健康理念国际论坛、第四届国际医史学大会、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2次学术年会 2009年
【摘要】 近代名医祝味菊(1884-1951),在对人体健康本质及治疗理念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将中医中的“正气”具体解释为人体的一些自身功能,如人体的自我保护、自我调节、自疗机能等,并创造性地用“自然疗能(抗能)”来解释伤寒的六经学说,提出了治疗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农汉才 首届全国膏方理论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中医膏方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遗产,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众多膏方中,琼玉膏也不例外.他从诞生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可谓是膏方的活化石.他从一临床治疗咳嗽的方剂发展成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益寿保健膏方,其中经历了很多的变化与发展.我们现在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农汉才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广瘟疫论》,清戴天章(麟郊,1644-1722)撰,约成书于康熙一十四年(1675年)年.本书是戴氏以明末医学家吴又可的著作《瘟疫论》为蓝本,加以删改增补而成:是吴氏之后,较早继承和研究温病学说的著作.其对伏气温病的因脉证治的阐发有突出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农汉才 导师:王致谱 郑金生 中国中医研究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学 中国医史文献(硕士) 2005年
【摘要】 从祝味菊生平及学术思想入手,是研究近代中医学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由此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窥视近代中国医学发展状况。同时,祝氏独树一帜的学术理论与宝贵的临床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在两位导师的同意与鼓励下,本文将最终选择了祝味菊作为研究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农汉才 第六届全国中医药文献研讨会 2003年
【摘要】 祝味菊(1884~1951),浙江山阴人,幼随父宦游入四川,喜研习医术,1917年考入四川军医学校,后东渡日本考察医学,翌年归国,曾任四川省立医院医务主任等职,祝味菊一生崇尚仲景之学,是近代著名的伤寒派学者,他认为仲景之学是中医中以"正气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