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
- 1
- 1
- 2
- 4
- 3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刘亚全 导师:赵春燕 兰州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随着十溴二苯乙烷(DecabromodiphenylEthane,DBDPE)的广泛使用,它的毒性研究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DBDPE具有潜在内分泌毒性、肝脏毒性、神经毒性以及生殖发育毒性等。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通过细胞染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亚全 第二次全国计算毒理学学术会议暨中国毒理学会第一届计算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2018年
【摘要】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属于Ⅰ型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结构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胞外区域(带有保守性氨基酸序列,与该家族中其它细胞因子受体具有高度同源性)、跨膜区域和胞内区域(与细胞间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当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亚全 第二次全国计算毒理学学术会议暨中国毒理学会第一届计算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2018年
【摘要】 雌激素受体属于配体引导的核受体转录因子超家族,主要包括N端域、DNA结合区、Hinge区、配体结合区和C端.外源性或者内源性化合物结合到配体结合区,改变其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其转录活性.在雌激素受体中,N端、DNA结合区、Hinge区及配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亚全 第二次全国计算毒理学学术会议暨中国毒理学会第一届计算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2018年
【摘要】 雌激素受体由五个区域组成,N-端域、DNA结合域(DBD)、铰链区(Hinge)、配体结合域(LBD)和可变的C端组成.所有的雌激素类化合物专一的结合到配体结合域LBD区,LBD区通过配体化合物的大小、形状和化学特性来识别不同的化合物.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亚全 第二次全国计算毒理学学术会议暨中国毒理学会第一届计算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2018年
【摘要】 全氟化合物(PFCs)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全氟化合物由长碳链骨架组成,是含有1个或多个C原子的高度氟化的脂肪族物质,其中所有H取代基已被F原子取代,使得它们含有全氟烷基部分CnF2n+1-.全氟化合物被广泛用于商业和工业应用,全氟化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600160230 广东 P412.25 基础研究 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2015年
【成果简介】 该项目集雷达工程建设、组网观测方法、气象预警预报、应急服务于一体,重点是研究雷达组网建设中如何科学布局,如何实现各个雷达协同运行和探测一致性以达到最佳组网探测效果,使系统生成及时、准确的气象预警预报产品,向全省快速发布预警信号和停工停课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