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2
- 2
- 6
- 2
- 1
- 3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定 杨运劼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21卷4期 104-109页
【摘要】 总结阮诗玮教授运用"和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经验.阮教授结合"和法"的传统文化内涵,指出中医之"和法"乃"醇正和缓"之义,具有调和脏腑气血阴阳,兼以缓图祛邪之功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CKD治疗中.基于此,"阴阳不和、枢机不和、营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挺 高嘉玮 等 《中医药通报》 2024年23卷5期 7-9页ISTIC
【摘要】 阮诗玮教授认为辨阴虚湿热证需分别从阴虚证和湿热证入手.阴虚证的成因多有素体阴亏、久病伤阴和药物伤阴三种情况,湿热证的成因则需区分外感湿热与内伤湿热,阴虚湿热证需将阴虚证和湿热证二者结合,综合定性.在肾系疾病的论治中,总结阮诗玮教授对于慢肾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涛 李小静 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7年28卷2期 104-1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扩张术在颜面部较大病变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1例颜面部缺损较大的患者,根据缺损面积的大小、部位及颜面邻近有效可利用的正常皮肤,多区位埋置1~3枚不等的合适形状和容量的扩张器;术后5~7d开始注水,10.0 ~ 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晓娟 李小静 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4年11期 644-6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角形穿支皮瓣在修复全身各处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26例患者。缺损面积为1.0 cm×2.0 cm~13.0 cm×13.0 cm,根据缺损面积形状在其邻近周围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穿支血管,设计不同大小的角形穿支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 李小静 等 《山东医药》 2009年49卷50期 110-1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PARC)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重组人SPAR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实验组),并与空白组作对照.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其Ⅰ型胶原蛋...
【关键词】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增生性瘢痕;Ⅰ型胶原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晓娟 黄定 等 《河南中医》 2024年44卷9期 1349-1354页ISTIC
【摘要】 阮诗玮教授基于"因人、因病、因证"结合三焦脏腑之气血阴阳变化,认为肾病综合征的发病与三焦脏腑的气血阴阳变化密切相关,三焦水道不畅,升降不通为其根本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祛邪、扶正为主,辅以宣发、利水攻逐,健脾、温肾、益气养阴之法.阮教授认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冰灿 李小静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2年38卷7期 792-797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多源性供血的角形穿支皮瓣修复各种原因所致颜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颜面部大面积缺损患者,术前使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测定并标记颜面部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洁 李小静 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8年41卷5期 475-47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比较保留不同皮瓣蒂部筋膜组织量对无差异血管口径下局部穿支蒂皮瓣成活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用小型猪10只,在多普勒检测血管直径及流速无统计学差异基础上,于小型猪腹壁预制以腹壁上动脉穿支为蒂、底边为3.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晓娟 李小静 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0年33卷3期 190-193,后插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进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9年9月,临床应用改进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损伤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5岁,平均年龄45.9岁,修复部位为...
【关键词】 下肢;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翁晓娟 导师:李小静 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整形)(博士) 2019年
【摘要】
背景:
SPARC蛋白(Secreted Protie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是由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分泌的具有抑制细胞黏附、调控细胞周期并促进组织纤维化等功能的小分子糖蛋白。文献报道其与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