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
- 1
- 3
- 3
- 2
- 2
- 2
- 3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付春燕 王政力 等 《临床儿科杂志》 2019年37卷8期 570-5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粪便自诱导分子-2(AI-2)监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病情变化的价值.方法 以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2例NEC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胎龄、日龄、生产方式、喂养方式、抗生素使用等选择12例与NEC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坤 余加林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8年40卷10期 898-9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在新生小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模型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5只新生1d的C57BL/6J小鼠按随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传发 李文靖 等 《动物学杂志》 2018年53卷2期 264-2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和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均为我国I级保护野生动物,两者的消化系统结构一直未被报道.本研究对野外死亡的6只普氏原羚和2只藏羚羊进行了大体解剖,对二者消化系统进行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刘宏 余加林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7年39卷14期 1440-14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焦亡是否参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发病,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新生1d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5):正常对照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晨晖 苟小林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6年27卷3期 663-6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2010年5月-2011年4月和2011年5月-2012年4月2个培养周期内,采用原状土柱野外控制试验,利用海拔梯度变化研究了温度增加对川西高山森林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有机氮(DON)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模拟增温处理(降低海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晨晖 吴福忠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5年39卷1期 14-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倒木是高寒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碳(C)库和养分库,其不同分解阶段的质量变化,是认识倒木分解过程中C和养分释放的重要基础.以一个分解序列的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倒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心材、边材和树皮在5个分解阶段的C∶N∶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晨晖 吴福忠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4年20卷6期 978-9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微生物是倒木分解的积极参与者,而不同分解阶段的倒木也为微生物群落提供了重要的生长基质,可能形成差异显著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为了解高山森林倒木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变特征,采用磷酸脂肪酸(PLFA)分析技术研究一个分解序列的川西高山森林岷江冷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睿 徐振锋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24卷12期 3347-33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川西理县毕棚沟不同海拔梯度(3600 m、3300 m和3000 m)森林群落土壤活性氮库及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土壤活性氮库(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及净氮矿化速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炜平 潘莎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3年37卷6期 571-5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对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大量的野外实验已经揭示了正相互作用(互利)在群落中的普遍存在及其重要性.为了弥补野外实验方法的不足,模型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正相互作用及其生态学效应的研究中.该文基于个体模型研究,探讨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燊荣 李友元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年13卷4期 245-2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对糖尿病鼠心脏和肾脏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RAGE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动物模型,各组实验动物心、肾组织RAGE mRNA表达的测定采用RT-PCR法.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实验鼠心、肾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