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
- 8
- 1
- 15
- 3
- 1
- 1
- 1
- 13
- 8
- 5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艾青华 江久 等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10期 1814-182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文献聚类分析揭示阳和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中药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和NCBI基因数据库检索和筛选靶...
【中文期刊】 李董男 艾青华 《医学与哲学》 2009年30卷5期 68-69页 ISTICPKU
【摘要】 中医"调和"思想之学理源自<内经>,光大于仲景<金匮要略>,其精髓在于动态调整、趋于和谐,大略为未病之时重调摄、既病防变需调理、病瘥防复宜调养,在肝病证治中体现为调中焦和少阳.试图阐明这一思想的渊源、内涵和实际运用之道.
【中文期刊】 艾青华 顾漫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12年30卷2期 18-22页
【摘要】 本文总结了刘向、刘歆、李柱国等人校医书前后的中医文献的流变:零散庞杂但初具端倪—经典形成—经典与非经典并行,说明了《方技略》所录医书的编撰,对中医文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方技略》著录体例的研究,以及分析《汉书·艺文志》中“卷”...
【中文期刊】 艾青华 柳长华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11年29卷5期 53-56页
【摘要】 本文通过概述中医古籍体例的主要内容(书体结构、文体、编排格式),总结近期通过体例对学术思想进行探索研究的进展,提出系统研究中医古籍体例是展现中医学术发展脉络的一种新途径的观点.
【中文期刊】 艾青华 李董男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08年26卷3期 32-33页
【摘要】 <本草备要>为明末清初新安医家汪昂代表著作之一,被认为是"清代流行最广的普及性本草学著作".其文献学价值有:1.博采众长,贯穿笺释.汪氏爰采诸家之长,以辑要的方式对本草学详加笺释,使初学者和不业医者也能畅读其书.2.尊古不泥,体裁新颖.继承...
【中文期刊】 李董男 艾青华 等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20卷5期 1-4页
【摘要】 从<伤寒杂病论>起中医皆从脾胃论治黄疸,而张锡纯倡导胆脾同治,突出了肝胆在黄疸因机证治中的地位,对现代中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