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1
- 4
- 35
- 29
- 3
- 2
- 1
- 20
- 18
- 13
- 11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乔云笑 尹浩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6卷8期 47-52页ISTICCA
【摘要】 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尚无治疗此病的特效药.DFU在中医属"消渴"范畴,"生肌"是贯穿中医治疗DFU各个阶段的基本治则.对于"消渴"的治疗,中医认为脾胃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位磊 陈思婷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3年22卷6期 523-52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基于医院银屑病专病门诊,调查银屑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后续治疗方案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设计,于 2021 年 1 月~5 月应用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银屑病患者进行调查,采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建坤 蒯仂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56卷6期 26-29页ISTICCSCDCA
【摘要】 介绍李斌教授从"湿瘀互结"辨治慢性皮肤溃疡的经验.认为慢性皮肤溃疡的病机主要为经络阻滞、气血凝涩、聚而为湿,湿邪与瘀血互结,阻塞脉道,发而为病;前期治疗以健脾利湿、化瘀生肌为主,后期辅以补益气血;处方选药时祛瘀与化湿并重,擅用虫类药及藤类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亮 魏冬慧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2年21卷5期 412-4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基于集对分析的四元联系数势值与疗效曲线在银屑病血热证中药选优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 通过在线检索临床数据,单因素相关系数分析得到辨治银屑病血热证的常用中药共48种,并确定阶段性治疗结局的效果测度.建立单味中药的"痊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费晓雅 蒯仂 等 《世界中医药》 2020年15卷16期 2503-2506页ISTICPKUCA
【摘要】 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解郁,利水消肿等功效.既可治疗表证、咳喘证、情志疾病,又能治疗水肿、黄疸、小儿遗尿泄泻诸证.仲景治疗急、重症,运用麻黄都强调尽快、足量服用,而部分少阴心肾之病则需要慎用麻黄.恰当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怡 蒯仂 等 《世界中医药》 2020年15卷14期 2170-217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依据阴阳学说开展皮肤病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一种决策支持用数学模型,以期促进中医皮肤病辨证论治理论的现代化.方法:把集对分析理论中的八元联系数对应于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以及任督二脉,根据"阴阳平衡"机体正常运行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艺苒 蒯仂 等 《上海医药》 2022年43卷7期 43-46,95页CA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研究秦万章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秦万章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初诊医案100例,研究药物的使用频次、关联规则,提取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常见的银屑病相关临床症状为瘙痒、干燥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颖 周蜜 等 《上海医药》 2022年43卷13期 40-42,95页CA
【摘要】 李斌教授认为,血燥证是银屑病退行期的重要证型,其基本病机为血热阳浮,血亏化燥,治疗上将凉血潜阳法与柔肝养血、滋阴敛阳法并举,临证基本方由外科六号方加乌梅、南沙参、生地、白芍和麦冬制成.李斌教授善从肝论治,巧用归芍、乌梅五味之对.本文介绍李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蜜 王一飞 等 《上海医药》 2022年43卷7期 40-42页CA
【摘要】 本文总结夏氏外科诊治痛风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夏氏外科认为,痛风初起以邪实为主,湿热痰瘀是关键,久则深入筋骨,累及脏腑,致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治疗上宜从整体出发,分期分型论治,分别采用清热利湿、除湿降浊、祛瘀化痰、益气补肾等治疗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娜 王奕娴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年21卷8期 1598-160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近十年临床研究文献中艾灸治疗腹泻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 收集近十年国内外数据库中艾灸治疗腹泻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Excel 2013、SPSS 25.0及Apriori算法对艾灸治疗腹泻的病种、治疗方法及穴位组方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