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2
- 30
- 3
- 6
- 2
- 1
- 1
- 445
- 37
- 28
- 24
- 2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董颖娜 冯彬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2期 498-50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液液萃取、薄层层析分离出香蒲叶浸提液中化感活性最高的组分,利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感物质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来探究香蒲(Typha orientalis)不同组织部位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
【中文期刊】 许艳婷 李祎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7年44卷8期 1808-181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絮凝功能细菌xn-1对有害水华藻——钼绿微囊藻的絮凝效果,以期为有害水华的治理提供新的选择. [方法]采用涂布划线法从藻际分离纯化絮凝功能微生物;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进化地位;通过不同金属离子确定絮凝机制;梯度醇沉法...
【中文期刊】 许柏英 苗娅 《微生物学通报》 2017年44卷8期 1802-180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从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 7806)的细胞中分离纯化出高纯度且完整的气囊,并对气囊的结构组成蛋白进行鉴定.[方法]采用渗透冲击与溶菌酶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多次低速离心提纯气囊,纯化...
【中文期刊】 江文静 张军毅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7年33卷10期 117-12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旨为研究以核糖体蛋白质为生物标识物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平衡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法鉴别混合及实际蓝藻样品的可行性.通过机械破碎和高速离心的前处理步骤获取待测蓝藻样品的核糖体蛋白质组分,使蛋白质原位结晶后进行MALDI-...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质; 铜绿微囊藻; MALDI-TOFMS;
【中文期刊】 代亮亮 郭亮亮 等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8期 2289-229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铵态氮在藻类种群演替中的作用,采用纯培养和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铵态氮对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生长、生理和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培养条件下,5.0~ 20 mg·L-1的铵态氮浓度适宜于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的生长,但铜绿微囊藻比四...
【中文期刊】 张庭廷 韩玉珍 等 《卫生研究》 2016年45卷3期 448-451,45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单一以及复合酚酸对混合藻类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用水杨酸、肉桂酸与焦性没食子酸单一或两两结合作用于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与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复合体系,以叶...
【中文期刊】 卢青青 张娟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6年33卷2期 97-10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灵菌红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不同抑制状态下微囊藻毒素水平的变化. [方法]培养铜绿微囊藻至对数期后染毒,应用细胞计数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0.156~5.000 μg/mL 6个剂量灵菌红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1...
【中文期刊】 马少博 朱津永 等 《生态学杂志》 2016年35卷7期 1872-187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通过围隔试验研究了淡水腹足纲动物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对藻华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实验根据铜锈环棱螺生物量设置了高、中和低3个密度组和一个不投放螺的对照组.分别于试验开始后0、3、7、11、15、23、...
【中文期刊】 陈永玲 彭桂莹 等 《卫生研究》 2016年45卷2期 189-193,19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从椰子油中提取的植物源正辛酸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0、12.5、25、50和100 μL/L的椰油正辛酸对铜绿微囊藻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其藻密度变化、细胞通透性...
【中文期刊】 张胜娟 夏文彤 等 《卫生研究》 2016年45卷1期 81-8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槐叶萍[Salvinia natans(L.)All.]养殖水的抑藻效应及抑制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5%、10%、20%和40%槐叶萍养殖水作用于7.5×105cells/mL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