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96
- 190
- 16
- 7
- 1
- 1977
- 152
- 64
- 49
- 47
- 88
- 80
- 68
- 58
- 5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慧雨 刘芷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5卷34期 89-9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修复疗法在牙列缺损伴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诊治的牙列缺损伴牙(牙合)畸形患者中抽取79例作研究对象并应用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40)采取正畸联合修复疗法,对照组(n=...
【关键词】 正畸联合修复疗法;牙列缺损伴牙(牙合)畸形;牙列形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之奥 徐卫华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9年35卷11期 1078-108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用CBCT研究后段(牙合)平面角(POP)和下颌骨形态间的相关性.方法:从患者影像资料库中选取71例符合纳入标准正畸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使用InVivo Dental Software测量(牙合)平面和颌骨形态并输出数据,将数据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奕彤 陈志宇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35卷5期 727-7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4种新型可切削瓷材料和2种修复体厚度对(牙合)贴面试件抗折强度及断裂模式的影响.方法:将40颗离体上颌单根前磨牙随机分为8组(n=5),预备成重度磨耗牙的(牙合)面形态,用IPS e.max.CAD(A组)、Vita Suprin...
【关键词】 (牙合)贴面;CAD/CAM瓷材料;厚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丽 李桃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9年35卷11期 1057-106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混合牙列期下前牙拥挤患者与正常(牙合)牙弓、基骨弓形态对比研究,分析拥挤度与牙弓、基骨弓形态相关性,以期对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39例下颌模型,按拥挤度分为拥挤组(n=71)和正常组(n=68),测量牙弓周长、牙弓、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如平 张漫 《口腔医学研究》 2018年34卷5期 535-5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CBCT研究成人不同骨性错(牙合)患者的上下颌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5例CBCT数据, 依骨性关系进行安氏分类.对上下切牙区牙槽骨的厚度、高度等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1) 高度方面, 骨性Ⅲ类在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婷 张翔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33卷1期 83-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的成人Ⅱ1类错患者面下1/3软组织结构的差异.方法:选取未经正畸治疗的180例成人Ⅱ1类错患者分为高角(SN-MP角>40°)、均角(29°≤SN-MP角≤40°)、低角(SN-MP角<29°)3组.每组各有男、...
【关键词】 Ⅱ类1分类错(牙合);软组织形态;垂直骨面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丹 应于康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30卷3期 438-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道1例左上颌高位阻生的第三磨牙与多生牙融合,多生牙的形态与上颌第二前磨牙相似,(牙合)面具有球形釉突,该融合牙牙冠分离,牙根交扭融合,具有2个髓腔和共同的1个根管.
【关键词】 融合牙;多生牙;上颌高位阻生第三磨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美青 Noshir Mehta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29卷1期 112-1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咬合接触的生物力特性对于咀嚼功能是否得以正常发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在静态(例如:最大牙尖交错(牙合)时的咬合接触)还是在动态咬合(例如:咀嚼运动中的咬合接触)时,尖窝关系都是上下牙之间的经典的咬合接触关系.最大牙尖交错位时多向倾斜的牙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巢华军 佘鹏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16卷33期 3976-397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采用粘接式快速扩弓配合上颌前方牵引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矫治,观察其矫治前后鼻部形态变化.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所有患者分别于矫治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林 段沛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39卷2期 273-2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正畸临床治疗过程中,弓丝形态的设计和应用至关重要,其不仅关系到正畸治疗效果,而且对治疗周期、治疗后的稳定性等有着重要影响.不正确的弓丝形态的应用容易造成牙弓、牙槽弓、基骨弓形态的不一致,从而可能引起口颌肌系统功能不协调,容易导致复发.很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