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9
- 7
- 1
- 50
- 18
- 5
- 4
- 3
- 21
- 17
- 9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王兵 钟发明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23年30卷36期 133-136页CA
【摘要】 目的 基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理论思想探析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 月至 2022 年 12 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80 例骨科术后阴虚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对上述患者进行编号,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儒晓 李媛媛 等 《四川动物》 2019年38卷1期 20-27页ISTICPKU
【摘要】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为遗传标记分析了环渤海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9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126只个体经PCR扩增测序获得654 bp的CO Ⅰ基因序列,41个多态位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传琳 赵见高 等 《动物学报》 2001年47卷5期 553-55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对红条毛肤石鳖齿舌的组成及各种齿片形态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齿舌的每一排由17个齿片组成,形态各异.采用原子吸收法对齿舌中的钾、钙、钠、镁、铬、铁、钴和锰8种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铁元素含量最高,达齿舌干重的14.6%,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飞燕 李俊 等 《四川动物》 2016年35卷5期 709-718页ISTICPKU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云南澜沧江水系景洪流域段(100°47′43″E,22°0′28″N)(鳖)条Hemiculter leucisculus(Basilewsky,1855)鳃丝上寄生指环虫属Dactylogyrus2新种,以采集地命名为版纳指环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鹤 崔丽娜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13卷2期 429-4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准确鉴定鳖甲及其混伪品的方法.方法:本文对中华鳖及其混伪品的COI序列用MEGA 4.0等软件进行遗传距离等分析,并构建中华鳖及其混伪品的NJ树.结果:中华鳖种内COI序列变异很小,种间存在较多的变异位点,种间的遗传距离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浩文 马铭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48卷12期 74-77页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8个沿海潮间带红条毛肤石鳖地理种群的COI基因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8个地区80个红条毛肤石鳖样品的COI基因.使用DNASP5.10.01、MEGA7.0等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分析,得到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晓轩 刘杰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3卷2期 90-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COI数据,发现地鳖(土鳖虫主要基原)内部可能的隐存多样性.[方法]对8批33个地鳖个体的线粒体COI片段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分析COI序列单倍型,分析变异位点,运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分别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嘉熙 梁雪芬 《江苏中医药》 2008年40卷3期 10-1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青蒿鳖甲汤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十二>:"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方药组成:青蒿二钱、鳖甲五钱、细生地四钱、知母二钱、丹皮三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佳雯 翟永松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30卷7期 95-98页
【摘要】 青蒿鳖甲汤出自《温病条辨》,系治疗温病后期阴虚邪伏代表性方剂,内清血中伏热、外透阴分伏邪.对原因不明发热及慢性疾病、肿瘤、血液病、术后消耗性发热,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和疾病谱变化,邪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英 贾龙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年37卷9期 66-71页
【摘要】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从尖尾东鳖甲(Anatolica mucronata Reitter,1889)中提取甲壳素的最佳条件,并对甲壳素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酸浸碱煮法提取甲壳素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