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6
- 2
- 16
- 4
- 1
- 10
- 6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罗海瑛 李琳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10期 85-89页
【摘要】 时逸人是民国时期中西医汇通派的著名中医学家.文章以他在晋主持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为线索,系统地梳理了他对山西中医工作所作出的贡献:改组并完善中医改进研究会的组织;编辑医学杂志,力主改进中医,反对废医存药,倡导中西汇通;教书育人,著书立说;首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艳晖 袁媛 《科学与管理》 2016年36卷1期 31-37页
【摘要】 《中华医史杂志》是中国最著名的医史期刊.文章以该期刊1980-2010年期间发表的论文为中心,选取这一阶段中医史研究"内史研究"的经典路径:医史人物、医史理论、药物史、治疗方法这四个方面,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并思考了这一时期我国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长路 《光明中医》 2012年27卷1期 1-5页
【摘要】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时期著名的医家之一,与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齐名,被后世共称为"金元四大家".《儒门事亲》是张子和学术思想的提炼和总结,由它记录和反映的张子和创立的"攻邪"学说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故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效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琼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30期 42-43页
【摘要】 结合中医学教学实践,本文对在中医学教学中渗透中国医学史教育进行了探讨.文中阐明了中国医学史在中医教学中的作用、遵循原则,提出了在中医教学中渗透中国医学史教育的一些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磊 杨云松 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24期 219-219页
【摘要】 我校《中国医学史》课程现已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是本教研室一直以来的工作重心,从教学方法研究入手,深入探讨和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课程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桂华 路建彪 《卫生职业教育》 2009年27卷1期 24-25页
【摘要】 <篇首> 我们学习<中国医学史>[1],应当深入研究中医的科学内涵、发展规律等,从而总结经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并非是停留在对历史的回顾与陶醉之中[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勇 黄仰模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年6卷2期 112-113页
【摘要】 通过对<金匮>在风湿病源流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金匮>这本中医经典名著创立了风湿病痛名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在风湿病病因病机源流中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金匮>创建了风湿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给后人开拓了思路,并具有完善的风湿病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德杏 王蕾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35卷1期 91-93页
【摘要】 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实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相结合.高校教师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资源,提升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立德树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笔者在《中国医学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形成思政教育系列主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东行 何立群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24卷5期 26-2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徐春甫(1520-1596),字汝元,号东皋,又号思敏、思鹤,新安医家(祁门县城东街人).少年便通达儒学,从祁门名医汪宦学医,广泛涉猎各家医学著作,勤于实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苹 王栋可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1期 124-129页ISTICCSCDCA
【摘要】 《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所载112方被后世称作"经方",其方剂名蕴含着丰富的中医文化内涵.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从结构隐喻类、方位隐喻类、本体隐喻类对取自魏迺杰英译本和罗希文英译本的《伤寒论》的方剂名示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