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1
- 1
- 15
- 5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志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09卷1期 4-5页
【摘要】 <篇首> <伤寒论>,汉张仲景著,祖国医学的四部经典之一,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在<黄帝内经>、<难经>等理论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伤寒病的病机变化,分析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症候,叙述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创立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丰杰 李宇航 《河南中医》 2020年40卷6期 811-814页ISTIC
【摘要】 宋本《伤寒论》共10卷22篇,原文共计808条.前4篇原文共计122条,其中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虽然多被认为是王叔和采摭群书,附以己意而成,然“辨脉法”与“平脉法”作为脉法总论,“伤寒例”作为外感热病学概论、伤寒辨证之规范,其内容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超尘 《国医论坛》 2014年3期 1-5页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加强古籍研究整理文件,卫生部于1982年制定《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同年6月在北京召开“中医古籍整理规划会议”,经专家讨论,作出将11部中医古籍作为卫生部重点中医古籍进行整理研究项目.这11部重点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綦晓萌 导师:唐桂艳 山东中医药大学 其他 中医学;中医医史文献(硕士) 2024年
【摘要】 纵观伤寒学发展历史,自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以来,研究论述伤寒的医籍和医家众多。张仲景书著成之后,因战争而散乱。同时代的太医令王叔和为其编次整理成书,但未得到广泛流传。唐代孙思邈将其按方证归类,收录于自己所著的《千金翼方》中,这是唐朝仅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郑丰杰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宋本《伤寒论》共计10卷22篇,其内容以条文形式撰写,每一条文都有独立内涵,阐述一个或多个问题.从《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十篇之398条,已广为熟知.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痉湿暍(即前四篇)与不可发汗、可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尔群 黄玉燕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8期 1320-1322页ISTICCSCDCA
【摘要】 成无己,金代著名伤寒医家,其所著《注解伤寒论》是"以经释论"的代表.总结成无己"以经释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宗张仲景原序之旨.成无己采用《黄帝内经》(后文简称《内经》)、《难经》之理来阐明仲景学说,正与张仲景原序思想一脉相承;(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家骏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12期 2156-21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4 关于奏折的质疑刘渡舟先生主编、钱超尘副主编的<伤寒论校注>(称赵开美刻"宋本")还特地在序后印上了"奏折"和许多编校大臣的大名和身份,这是赵刻坊本为提高这本<伤寒论>的身价所加上去的.然反而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让人觉得奇怪而疑窦丛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阴小爱 张登本 《河北中医》 2013年35卷5期 758-760页ISTIC
【摘要】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北宋林亿等人奉诏校注,后人将其内容称为《素问》“新校正”.该书采取多方面取证的方法进行其研究工作,正如其序中提到“搜访中外,裒集众本”,引用书籍17部,其中医学书籍12部,文史书籍5部.校勘方法尤其值得今人借鉴.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日色雄一 严季澜 《吉林中医药》 2010年30卷11期 1000-1002页ISTIC
【摘要】 日本著名中医文献学家森立之所著<伤寒论考注>在文字、训诂、音韵、目录、版本及校勘等文献学方面颇有成就,其熟练运用通假字、俗字、避讳字等知识于中医文献研究,指出版本学对于中医文献研究意义重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扈有芹 《河北中医》 2009年31卷9期 1387-1387页ISTIC
【摘要】 <篇首> 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1],对<伤寒论>原文第28条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注释为"汗下后脾虚水停兼表证不解的证治",认为"头项强痛,歙歙发热,无汗"是病在表,"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是运化失常,水停中焦.故桂枝去桂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