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1
- 79
- 23
- 280
- 12
- 4
- 2
- 2
- 102
- 88
- 77
- 45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曾凤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32卷2期 91-9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宋校本<千金要方>即现今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由国家设立的校正医书局整理校定并刊印.在该版本新增的<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及<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中,宋人从不同角度自叙对...
【中文期刊】 武跃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704-705,772页 ISTIC
【摘要】 孙思邈认为,“治未病”的关键重在养性,养性又是养气养血的基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旺盛的气血是身体强健的关键。养性的具体操作就是吝神节制,少私寡欲,不恣意放纵情志。要做到内心安和恬静,无牵无挂,无所累。孙氏还提出有病早治的原则,这样才能...
【中文期刊】 朱辉 郑洪新 《吉林中医药》 2009年29卷10期 910-911页 ISTIC
【摘要】 <千金要方>关于骨病的论述较为全面,集中在肾脏八篇当中,其内容继承<内经>理论,而又对<内经>理论有所发挥.诸篇中的相关记载,认为骨质疏松症在临床表现和病机方面似可以对应"骨痿""骨痹""骨枯""骨极""精极""腰痛"等中医病名.但在临床中...
【中文期刊】 王林云 孟庆鸿 等 《中医药导报》 2025年31卷2期 201-203,209页 ISTIC
【摘要】 《千金要方》宋校本和新雕本含真朱与真珠的相应方剂有13首在药名方面存在异文.通过全面整理两种版本真朱与真珠药名异文,结合本草文献相关记载,探析《千金要方》药名版本异文的成因.宋臣根据宋代本草学认识发展将治疗目肤翳等目疾的方剂中的真朱校改为真...
【中文期刊】 武亦文 李珊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20卷2期 382-386页 ISTIC
【摘要】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言语不利、口眼歪斜、肢体活动不利为表现的病症.中风虽然早在秦汉时期就被人们观察到,但中医对中风的病机认识一直有"外感邪气"和"内伤"之辨.小续命汤是治疗中风的重要方剂,但历代医家对其重视程度不一,同时在现代研究中也存在争议...
【中文期刊】 王钊 付广威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4年51卷1期 47-50页 ISTICPKUCA
【摘要】 叶天士善治诸多奇经病.其常用升固奇经法治疗奇经虚陷失摄所致崩漏、便血等病证,《临证指南医案》解释其为升奇阳,固精络.升固奇经法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难经》,深化于宋明,至清代渐臻完善.叶氏升固奇经法所用方药基于《备急千金要方》,其在继承...
【中文期刊】 耿浩然 姚洁敏 《中医药导报》 2024年30卷12期 119-123页 ISTIC
【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在《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阐述认识"阴阳毒"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时五脏阴阳毒"时气瘟疫诊疗体系,分为青筋牵病、赤脉?病、黄肉随病、白气狸病、黑骨温病5种类别,各有腑虚、脏实之分,其治疗大法以泄热发表为主,兼顾护阴,...
【中文期刊】 黄天宇 张其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6卷3期 65-68页 ISTICCA
【摘要】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的目录编排上独具匠心,将疾病归纳为外感疾病、脏腑疾病和杂治诸病三大门类,既反映了他对三类疾病病因、病机的独到见解,也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其中外感病得之于六气,六气本于天,为天为阳,三因之中属于外因,其中中风为阳中之...
【中文期刊】 刘锦光 刘蓬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1卷12期 3355-3360页 ISTICCA
【摘要】 《千金要方》有关"头眩"篇章中,对"头眩"的病机及用药记载较详细,其涉及的病症表现与前庭外周性眩晕类似.《千金要方》中有关"头眩"的病机特点可归纳为"风"(风邪)、"水"(水饮寒痰)及"虚"(气血虚弱),三者常互相兼夹而各有所重."风眩"篇...
【中文期刊】 曾祥珲 原嘉民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33卷7期 1293-1295页 ISTIC
【摘要】 千金百痛壮热方为《千金要方》里的经方,是典型的酸寒法配伍法则,能对治火证兼表证、水证(湿证)、虚证.本方和大柴胡汤的功效有区别,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少阳阳明太阴合病,以湿热互结病机为主,具有和解少阳、清利湿热的功效.千金百痛壮热方对急性热病有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