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2
- 17
- 1
- 17
- 4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向阳 王慧峰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5年34卷7期 116-118页
【摘要】 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发展时代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是当前中医经典课程开展教育改革,顺应新医科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时代之需.文章以中医经典课程《金匮要略选读》与《温病学》的学科特点为基础,探寻两门课程的融合教学的切入途径,凝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亚敏 沈强 等 《中医杂志》 2004年45卷10期 782-78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多角度规范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是中医源生之本,临床实践是中医得以继往开来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在检查中医临床教学质量时却发现,当前学生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哲 马晓峰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7卷3期 253-255页ISTICCA
【摘要】 随着现代疾病的日愈复杂,“辛开苦降法”逐渐受到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在进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3部经典综合学习时发现,其中虽未直接提出“辛开苦降法”,但却多处体现了该法的运用.遂将经典串联学习,溯源《黄帝内经》,分析“...
【关键词】 辛开苦降法;溯源;《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运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鑫辉 喻嵘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5卷10期 70-71,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基于MOOC的《温病学》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及其启示.方法 在学习周期内,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课后习题都在《温病学》MOOC化课程中设为任务点让学生在线上完成.老师的辅导以线上指导为主,同时在课程开设初期及中期辅以两次面授课程,并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旭锐 李长秦 等 《河北中医》 2012年34卷1期 155-156页ISTIC
【摘要】 2010级中医创新实验班是我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尝试,以期通过对中医高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中医基本功、临床技能等各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出"理论宽、临床专、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水平中医临床实用人才.《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旭锐 李长秦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11卷3期 239,封3页ISTIC
【摘要】 <篇首> 陕西省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陕西省高等学校首批特色专业建设教改项目之一.实验区设在我校中医临床医学院,以期通过对中医高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中医基本功、临床技能等各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出"理论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秀莲 常淑枫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1卷1期 39-41页ISTICCA
【摘要】 以问题为导向(PBL)的学习,是一种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教材,以小组为模式,以讨论为学习”[1].自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创立以来,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国际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探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宇琼 车念聪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年15卷10期 111-112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以问题为基础"(proble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并于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林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8卷4期 65-66页ISTIC
【摘要】 <篇首> 《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历来是中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当前中医教育面临严峻形势之际,有必要对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玉祥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23卷6期 44-4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在理论、临床、实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温病学>课程作为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教学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目前的学科专业目录,<温病学>已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一道,组成了中医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