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3
- 52
- 8
- 172
- 3
- 2
- 1
- 1
- 115
- 21
- 17
- 12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罗亚非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20卷6期 1544-1545页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在现存医籍中,<针灸甲乙经>最早记载了禁针穴,禁针穴的提出是有形态学依据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针灸甲乙经>记载的绝大多数禁针穴,其周围有重要脏器、血管、神经,若针刺损伤它们会致意外事故的发生.由于禁针穴与局部解剖结构关系密切,故针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艳春 周波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27卷12期 42-44页ISTIC
【摘要】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癫痫的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也是一部比较系统完善的针灸学著作,书中对癫痫的发病、病机、治疗、腧穴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本文对《针灸甲乙经》的学术思想作了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会霞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30卷11期 787-788页ISTICCSCD
【摘要】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古代又称“胁肋痛”、“季肋痛”或“胁下痛”.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胁痛既是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个常见症状,可以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临床在许多疾病中都存在胁痛.笔者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智艳 刘娟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28卷5期 305-306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收集和整理古代针灸资料的重要文献.本书的内容主要取材于<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这三部书是晋代以前在医学基础理论和针灸治疗等方面带有总结性的主要医学著作,具有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小丽 程子潇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33卷16期 29-31页
【摘要】 视神经萎缩(OA)为致盲性眼病,临床表现以双眼或单眼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等症状为主.《针灸甲乙经》提出脉动(病)发理论,该文探讨脉动(病)发理论的内涵,及临床基于脉动(病)发理论辨治 OA 的选穴规律,并附验案 1 则,旨在为临床治疗 OA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博灵 赵永烈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4卷4期 623-627页ISTICCA
【摘要】 任、督、冲脉理论为奇经八脉理论的重要内容.王冰提出任、督、冲脉"一源三歧""异名同体"学说,体现三脉之间的密切联系.以《黄帝内经》《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为基础,分析以上两种认识.认为"一源三歧"为任、督、冲脉同起于小腹深处肾下胞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玲 杨烨林 等 《江苏中医药》 2024年56卷1期 69-72页ISTICCA
【摘要】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其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贯穿抑郁症的因机、选穴及刺灸法三个方面.《针灸甲乙经》认为,抑郁症以"脾虚"为基本病机:脾虚土衰,则意伤神疲;土虚木郁,则脏气失达;子病及母,则积思成疾;土不制水,则命火微之、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子豪 纪越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3卷3期 277-280页ISTICCA
【摘要】 《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其中对于神志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都有着许多精彩的论述,文章对《针灸甲乙经》中所提到的神志病进行了分类整理,并根据其病因病机简单分析了其治疗思路,总结了其治疗特点,以期给临床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群 邱子珊 等 《中医康复》 2024年1卷7期 23-26,31页
【摘要】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其总结了晋及晋以前的针灸成就.以《针灸甲乙经》的刺法特点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分析总结《针灸甲乙经》中腧穴针刺深度规律、针刺禁忌和影响针刺深度的因素,着重归纳针刺深度与腧穴所处部位的关系及患者体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鲁娟 尹萌 等 《基层中医药》 2024年3卷12期 45-49页
【摘要】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对于针灸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深远影响.本文总结了目前对于《针灸甲乙经》基础理论四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包括分部依线布穴法、腧穴定位、脉诊与"脉动(病)发"、针刺法与针灸禁忌.从四个方面入手阐述《针灸甲乙经》中针灸相关内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