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1
- 1
- 1
- 98
- 24
- 20
- 17
- 16
- 27
- 10
- 8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杜彦宏 马芸 等 《吉林中医药》 2025年45卷8期 883-88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治疗滞下12方的组方规律,并基于《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组方原理,为中医药治疗痢疾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方法 运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关于五脏五行体用与中药五味补泻的核心理论,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关键词】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痢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映幸 马进疆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5年34卷4期 5-9页
【摘要】 "汤液经法图"是张仲景《伤寒论》经方配伍的本源理论之一.在图中每一个药味会出现三次,即体、用、化.文章以"汤液经法图"分析《伤寒论》中的葛根黄芩黄连汤、黄连阿胶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三黄泻心汤等含黄连经方的组方配伍,从而分析黄连的苦味在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嘉慧 张斌霞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16卷8期 11-15页
【摘要】 目的:挖掘《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治疗头痛的方剂,分析总结归纳其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上头痛的中医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治疗头痛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宇 胡亚男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27卷5期 734-735,755页ISTICCSCDCA
【摘要】 六气时行民病证治方出自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这6首方剂是针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所论述的6个司天之政而设制的,是五运六气方剂中的代表.通过对这6首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发现,这6首方剂的组方体现了因时制方、阴阳配伍、五行配伍的...
【关键词】 五运六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司天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叶 吴肖男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2卷4期 6-8页
【摘要】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妇科临床多发性、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率占妇科炎症的35%,西医主要运用敏感抗生素及物理治疗,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难以根治.杨秉秀教授提出该病的病机特点为“瘀、虚交错为疾病之本,湿热胶结为疾病之标”,并以此制定“活血行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33卷4期 53-55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三拗汤合止嗽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风寒袭肺)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8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戒烟,适当锻炼,预防感冒.对照组59例阿莫西林,2~4g/d,4次/d;氨溴索,30mg/次,3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哲毅 徐卫鸿 《武警医学》 2015年26卷12期 1275-1277页ISTICCA
【摘要】 移动医疗是指通过使用平板电脑( portable an-droid device ,PDA)、移动电话等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以采用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智能手机的第3方应用程序( APP )应用为主. 目前,移动...
【关键词】 移动医疗;军卫一号;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艺 鲁明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2期 675-6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牛膝木瓜汤与苁蓉牛膝汤均出自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分别针对六庚年、六丁年所设的运气方,临床应用广泛.两方在组方格局上有相似之处,而立方法则又大有不同,结合经典原文,笔者深入分析两方所针对的运气格局、组方原理、方药特点的异同之处,认为...
【关键词】 五运六气;三因司天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霜 导师:杨威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硕士) 2022年
【摘要】 五运六气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天干、地支为演绎工具,以甲子年四时主客变化为特色,在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观及运动观的指导下用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中医经典理论,也是最具有争议的中医学术研究领域。五运六气理论包括“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曹征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献与流派研究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第二届国际中医药文献与流派研究学术大会 2017年
【摘要】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为宋代陈无择所著,其认为惊的外因有外界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内在心理因素、外在气候因素及虚损内伤;与惊相关的脏腑有心、胆、肾,可一脏为病致惊,亦可多脏合病致惊;惊证发生,可归结为对感官刺激的外在诱因和六淫、内伤因素的相互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