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6
- 1
- 1
- 2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罗杨敏 刘同坤 等 《中医研究》 2024年37卷11期 23-27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三仁止咳方、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86 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43 例.两组均给予吸氧及平喘、止咳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片,3 片/次,3 次/d,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红生 陈秋仪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年34卷2期 535-5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基于历代医家湿热致咳论述,结合临证心得,归纳干咳湿热证的病因病机特点,提出干咳湿热证的基本治法为清热利湿、润肺止咳,以三仁汤、甘露消毒丹等为基础化裁,自拟三仁止咳方,以疏利气机,通畅三焦,开上渗下,使湿热得除,津液上输,肺气得润,升降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晓利 徐卫方 《光明中医》 2018年33卷17期 2582-2584页
【摘要】 目的 总结三仁汤在儿科临证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选取多种儿科常见疾病如发热、厌食、咳嗽、滞颐、鼻渊等,辨证选用三仁汤加减治疗.结果 加减应用三仁汤后,可起到退热、开胃、止咳、使流涎及脓涕消失等效果.结论 三仁汤在儿科临床应用广泛,临证使用时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良永 王永慧 等 《中国药师》 2010年13卷6期 837-8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宣肺止咳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Luna C18柱(250 mm×4.6 mm,5 μn),乙腈-0.1%磷酸溶液(加入0.1%三乙胺)(10:9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景花 《陕西中医》 2008年29卷8期 950-9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桔梗、紫苑、百部、白前、麻黄、杏仁、款冬花、半夏等)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86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5.3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宣肺化痰止咳、纳气平喘之效.
【关键词】 支气管炎/中医药疗法;止咳祛痰平喘剂/治疗应用;@三拗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丘梅清 《陕西中医》 2007年28卷4期 392-3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解表散寒、化痰止咳类中药治疗顽固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三拗汤合止嗽散(桔梗、白前、杏仁、陈皮、百部、荆芥、浙贝、紫菀、炙麻黄、生甘草、蝉蜕)治疗本病54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两...
【关键词】 咳嗽/中医药疗法;止咳祛痰平喘剂/治疗应用;@三拗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咏梅 李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5期 463-463页
【摘要】
三拗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宣肺散寒平喘之功。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可治诸般咳嗽。笔者用两方结合治疗小儿外感风寒袭肺证效果甚佳,介绍如下。
张某,8岁,男,2013年11月10日就诊。4天前因天气变化感受风寒咳嗽,咳声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卓敏 曹凡华 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13卷6期 381-382页
【摘要】 <篇首> 三拗汤出自<和剂局方>,由麻黄、杏仁、甘草组成,具有宣肺散寒,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感受风邪,鼻塞声重、头痛目眩、肢倦、咳嗽多痰、胸闷气喘.多年来,我们根据中医学理论、气与血的关系和脏腑辨证,拓宽了三拗汤临床应用的范围,现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苏谊 张梅香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1年17卷6期 38页
【摘要】 三仁汤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由杏仁15g,生苡仁、滑石各18g,自通草、厚朴、白蔻仁、竹叶各6g,半夏10g组成.具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功.是治疗湿温病,湿重于热的代表方.笔者临床以此方随症加减治疗多种小儿病症,收效甚佳.兹举典型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1年17卷2期 39页
【摘要】 <篇首> 喘咳乃小儿常见病,四时皆有,冬春尤为多见.笔者自拟咳喘汤治疗3岁以下小儿喘咳30余例,疗效较好,简介如下.方药组成:炙麻黄、杏仁、法夏陈皮、茯苓、甘草各3g,干姜、五味子各2g,布包水煎,每服3匙,日服3次.功用:宣肺温肺敛肺,燥湿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