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
- 8
- 6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亚丽 胡希军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2期 26-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关系,自然资源开发强度过大会限制城市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明晰环长株潭次级城市群的自然资源开发强度和经济之间的关系,采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Tapio弹性脱钩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法对2009—2018年环长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琼 章锦河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4期 29-38页ISTICPKUCSCD
【摘要】 旅游业作为黄山市主导产业,其发展是否有利于推动黄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亟待回答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利用2000—2019年黄山市经济社会相关数据,基于"地区公顷"下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改进模型与偏最小二乘法,测度分析黄山市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鹰 艾赣雄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3期 1165-11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科学评估洞庭湖区生态可持续状态,揭示其时空演化特征,对探究其生态可持续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降低生态赤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碳足迹与生态足迹理论构建了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填补了化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一旸 卢宏玮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4期 9011-90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晰生态足迹平衡性对城市群区域间生态补偿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和基尼系数,核算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市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并对其生态足迹空间平衡性进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鹏辉 徐丽萍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9期 6776-67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干旱区生态资本独特但生态承载有限,其生态足迹供求关系及均衡机理倍受关注.以干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玛纳斯河流域为靶区,根据干旱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特征及变化趋势,基于绿洲生产消耗所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流动规律建立三维生态足迹评价模型,并利用干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业宁 周强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8期 6434-64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前中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东西部环境资源不均衡的格局日益加剧,限制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资源、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进行动态研究,细化不同类型土地的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刻画200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梦婷 徐丽萍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3期 4327-43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如何刻画自然资源消费在区域间的流转机制及其对生态的影响,是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采用改进后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并引入存量流量利用比和资本流量占用率,对2003-2018年新疆区域三维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并分别测度新疆各地州市自然资本利用的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彩凤 程艳妹 等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6期 106-114页ISTICPKUCSCD
【摘要】 流量资本和存量资本是构成自然资本的两个要素,核算自然资本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从人均足迹广度和人均足迹深度着手,引入生态压力指数、资本流量占用率、存量流量利用比、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和生态适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艳妹 任彩凤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6期 106-113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三维生态足迹综合考虑生态足迹的深度和广度, 对于理解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测度了淮南市2007-2014年的生态足迹动态变化, 并建立生态足迹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相木 柳乾坤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9期 2982-29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足迹模型是土地承载力评价的重要方法.通过将Niccolucci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中足迹深度的取值范围从大于等于1扩展到大于等于0,将生态盈余状态的分析纳入一个统一的三维模型框架,实现了自然资源消费对资源流量和资源存量占用程度在核算上的统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