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
- 1
- 1
- 1
- 1
- 3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苏红军 谢炳玓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8年17卷3期 133-137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估三重刺激技术(TST)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观察及预后的预测作用,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TST对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观察皮质脊髓束损伤对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并定期对其运动功能通过简化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关键词】 脑梗死;中枢传导时间(CCT);三重刺激技术(T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悦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3年34卷12期 905-907页
【摘要】 目的 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三重经颅磁刺激(triple stimulation technique,TST)改变,比较TST与传统电生理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迎胜 张朔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96卷21期 1660-166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腓骨肌萎缩症(CMT)患者进行三重刺激技术(TST)检测,探索其上运动神经元(UMN)损害的亚临床证据,以期为致病基因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经基因检测确诊的CMT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迎胜 张朔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5年95卷19期 1522-15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肯尼迪病(KD)患者进行三重刺激技术(TST)检测,探索其上运动神经元(UMN)的亚临床损害.方法 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肯尼迪病患者20例.对其进行临床查体、基因检测、神经电生理检测,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黎春镛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五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目的:用三重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技术(TST)及传统的MEP研究文拉法新对健康成人的运动皮层兴奋性及中枢运动通路传导的影响。方法:选取8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为受试对象。按随机自身前后交叉对照试验设计,8名受试者先或后给予口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
【关键词】 三重刺激技术(TST) ; 经颅磁刺激技术(TMS) ; 皮质脊髓束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41卷7期 682页ISTIC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单侧空间忽略(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 USN)为其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行为认知功能障碍并发症[1].患者脑部病损后,对来自外界刺激及对其病灶对侧空间不能产生相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菊阳 徐迎胜 等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1年44卷11期 739-7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在健康志愿者中检验三重刺激技术(TST)的可靠性,并探讨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对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的10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双侧小指展肌TST检测,结合经颅磁刺激和外周刺激,应用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