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8
- 1
- 49
- 3
- 1
- 1
- 1
- 19
- 14
- 14
- 9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郝亚非 徐光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5期 479-482,489页ISTIC
【摘要】 [目的]浅析张志聪基于六经气化学说的《伤寒论》三阳阳明病相关论述,为更好地理解及临证运用伤寒阳明病相关理论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研读张志聪《伤寒论集注》《伤寒论宗印》《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等著作,旁参其他医家关于《伤寒论》及六经气化学说的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洑晓哲 张楷童 等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7期 1224-1226页ISTICCA
【摘要】 小柴胡汤主要治疗少阳病,但《伤寒论》原文第229、230条小柴胡汤又用于治疗阳明病,对此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少阳病说、阳明传入少阳说、少阳传入阳明说、阳明少阳合病等多种观点.笔者认为,小柴胡汤固然与少阳病关系密切,但并非少阳病专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丹 张萌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5卷6期 1047-10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按仲景原方原量为依托组成的药鼎方大黄—枳实—厚朴不同配伍剂量对阳明病发热大鼠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空白组、药鼎方A(厚朴三物汤)组、药鼎方B(厚朴大黄汤)组、药鼎方C(小承气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俊修 李绍旦 等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0卷8期 843-846页ISTICCA
【摘要】 文章以《素问·天元纪大论》中三阴三阳理论为基础,详细论述了《素问·阴阳离合论》与《灵枢·根结篇》中三阴三阳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伤寒论》阐述阳明病与太阴病在疾病六经传变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以“阖”“开”理论理解《伤寒论》阳明病与太阴病的治则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羽 施荣 《中医学报》 2025年40卷2期 305-308页ISTICCA
【摘要】 阳明病病机以阳、热、实为主要特点,兼有湿热互结或胃阳不足等.当前,从阳明经证、阳明腑证对阳明病进行阐述者较多.但若单纯从经证、腑证来阐释阳明病,似不能完全理解阳明病病机、欲解时、治则、用药规律等.在《黄帝内经》中,阳明定义为"两阳合明",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玉芨 宋子云 《河南中医》 2008年28卷5期 10-11页ISTIC
【摘要】 <伤寒论>第29条,历来注家认识不一.以"一首三尾"句式释之,认为本条所论实即风温病或阳明病服桂枝汤之后的三种转归及其救逆之法.文中并评述了部分注家在此条注释上的得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海荣 《光明中医》 2014年10期 2041-2042页
【摘要】 笔者1995年于山东中医学院毕业从事中医院临床近二十年来,对《伤寒论》之阳明三急下与少阴三急下,渐有所识。今简述之,请同仁斧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海琳 《光明中医》 2012年27卷3期 446-447页
【摘要】 清代名医郑钦安曾于《医理真传》(1)卷一中记述:“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亦可作一坎卦以解之.”文中郑氏以一坎卦描述了人身气血的互依互用,互动互发之理,而笔者就以“本分”来理解这关系.人身气血在本位尽着“本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姿 戚经天 等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8期 1314-1316页ISTIC
【摘要】 常言“病下利者多发于阴”,然阳证亦多见下利:①病在太阳经表,当以葛根汤疏表止利.若兼阳明经表、入里化热,则以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若兼太阴脾虚,则用桂枝人参汤解表温里.太阳变证、邪气内陷,在中焦者,以泻心汤辛开苦降;在下焦,滑脱不止者,以赤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