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7
- 5
- 5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姿 戚经天 等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8期 1314-1316页ISTIC
【摘要】 常言“病下利者多发于阴”,然阳证亦多见下利:①病在太阳经表,当以葛根汤疏表止利.若兼阳明经表、入里化热,则以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若兼太阴脾虚,则用桂枝人参汤解表温里.太阳变证、邪气内陷,在中焦者,以泻心汤辛开苦降;在下焦,滑脱不止者,以赤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华龙 《中医学报》 2014年7期 975-978页ISTICCA
【摘要】 ①汗、小便、大便与津液都有着密切关系,其正常与否都取决于津液的正常与否,而且人体津液的量是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过多可能就产生了水湿,过少就形成了干燥;汗孔和前阴、后阴三个代谢的途径任何一方的偏多或者偏少,都可能会导致其他两方的偏多或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忠礼 杨盟 《中医学报》 2012年27卷7期 781-7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伤寒论》三阳病理论在艾滋病表证期的应用.方法:参考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伤寒论》三阳病理论的基本内容,从艾滋病表证期的概念提出和内涵的界定出发,探讨《伤寒论》太阳病、少阳病和阳明病治法理论和相关方药在艾滋病表证期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金亮 季然 等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1期 35-38页ISTICCA
【摘要】 张仲景将外感热病发展、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证候,依据阴阳两气的多少、寒热辨证的高低、脏腑发病的部位,归纳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等6个阶段,分述各经病变主要症状、脉象、治疗调护及顺传、逆传、直中等传变方式.太阳病多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庆亚 王阶 等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12期 2492-2495页ISTICCA
【摘要】 《伤寒论》三阳阳明指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是阳明病三种津液异常状态的阳明腑实证.太阳阳明即邪热约束脾家,不能为胃家布散津液;正阳阳明即里实蹙迫津液外泄,未见脏腑津液生化机制受损;少阳阳明即燥实灼耗阴津,并见脏腑津液生化受损.三阳阳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炯 薛丽君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11期 1881-1883页ISTIC
【摘要】 “阳明中风”一证是涉及三阳经并且挟湿的复杂病变,既不可汗(没有典型的湿家身体痛烦的表现)、又不可下(下之则哕),还不可以利小便(疾病已经进入阳明,不可利小便,利小便会加重阳明之热).仲景自觉治疗颇为棘手,没有处方,只是谆谆告诫:不可下之.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瑞震 陈业兴 《河南中医》 2012年32卷4期 397-399页ISTIC
【摘要】 《伤寒论》中三阴三阳是对外感病的阴阳划分,分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若只见三阴三阳就视为“六经脉”,不见后面的“病”字,是错拿三阴三阳六个概念硬套经脉.“六经”并不等于《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不能强加“六经”于《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