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1
- 2
- 43
- 11
- 2
- 1
- 21
- 18
- 11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绚 张永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年41卷1期 85-8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拟建立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的基本框架,为推动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德尔菲法,选择与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研究相关的来自政府机构、医院、企业、学校及科研机构等行业的专家共40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晓 凌霄 等 《中医杂志》 2020年61卷12期 1049-1053页ISTICPKUCSCD
【摘要】 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价研究通常是通过自发呈报系统被动监测、主动监测或者Meta分析等多种途径发现不良反应(ADR),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再评价.因此,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是一个系统、动态的工程,难以通过单一的研究范式形成药品临床安全性结论,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颖 杨园园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8年43卷15期 3211-32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是药品评价的重要阶段,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在研究和收集临床实际使用情况下的长期/广泛人群的安全性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某些中药进行有效性再评价,确证上市后中药的有效性,但目前关于有效性再评价的相关临床试验技术规范缺如.该文围绕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亚丹 朱大胜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年37卷13期 1295-1297,131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以药师为主导的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工作模式.方法:医疗结构设立安全性监测工作的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流程、职责分工及完善质量控制.开展以药师为主体、药护结合的工作模式,采用综合诺式评估量表法进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通过实施以药师为主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瑛 黄璞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6年36卷16期 1388-139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儿科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规范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儿童用药监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的方法,选取某院儿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并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的基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兆康 杨薇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13期 2661-266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文旨在了解真实世界中苦碟子注射液对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18家大型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选取年龄在18 ~ 80岁的使用苦碟子注射液(暴露组,24 225例)和未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洪皎 何丽云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12期 2461-246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临床研究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研究结果真实性和科学性的有效保障.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要求针对已上市药品的疗效、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和有效剂量等采用扩大化的临床试验进行考察,即要求在更大样本量、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中对药物进行再评价,上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 《中草药》 2015年46卷14期 2173-21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上市后证候疗效再评价是对上市前证候疗效评价的必要补充,由于研究阶段及研究目标的转变,注定其需要在评价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而考虑中医药证候理论的学术特色,围绕证候疗效评价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关键环节,分析证候疗效评价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淑馨 孙宏峰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39卷15期 2983-29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文对日本“小柴胡汤事件”和我国涉及柴胡制剂的安全性案例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与评价,认为日本“小柴胡汤事件”所涉及的间质性肺炎、药物肝炎等严重及死亡病例,与当时日本医师合并使用干扰素、汉方药西用、辨病不辨证等因素可能有关;我国柴胡口服制剂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 《中草药》 2014年45卷2期 300-3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临床安全性再评价是临床再评价的首要任务,由于面临更为复杂、更为庞大的用药人群,更多的混杂因素,尤其是缺乏客观评价中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的核心指导理论和关键应用技术,使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开展与实施受到制约.中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应从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