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5
- 25
- 17
- 1
- 73
- 2
- 1
- 25
- 12
- 7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智礼 刘振文 等 《古生物学报》 2007年46卷2期 257-2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对杏104井,杏1-丁3-检323井和塔3井等3口优选井的介形类化石鉴定的基础上,通过对3口优选井涉及研究层位的87块介形类化石样品进行统计分析和编制介形类主要种的地层分布延限图、开展介形类生物地层学研究,建立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嫩江组一段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星 张晓虹 等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2年40卷3期 228-240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镰刀龙类化石主要分布于亚洲白垩纪地层(Russell and Dong,1993;Xu et al.,1999a;Kirkland and Wolfe,2001).最近发现于内蒙古上白垩统二连组的杨氏内蒙古龙(Neimongosaurus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红 徐星 等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1年39卷4期 282-290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镰刀龙类(又称"懒龙")是一类奇特的植食性兽脚类恐龙,化石记录主要局限于亚洲白垩纪地层中.由于镰刀龙类极其特化的形态和化石材料的局限性,这类恐龙的系统位置存在较多的争议.最近的发现(Russell and Dong,1994;Xu et 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对比地孝亘 渡部真人 等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2年50卷2期 102-110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记述了发现于蒙古戈壁查干泰格地点的一块额骨.短的眶缘和矢状脊的存在等特征表明,该标本属于暴龙超科.查干泰格地点出露的地层被认为属于森诺曼-桑托期的巴音沙拉组,新材料的发现为上白垩统下部非常稀少的暴龙类恐龙记录增添了新的内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聪 史宇坤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1年28卷4期 381-402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西藏南部定日地区上白垩统旧堡组与遮普惹山坡组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本文详细研究了定日地区各拉木、申克扎两条剖面中旧堡组与遮普惹山坡组地层的岩石和古生物学特征,系统描述了其中产出的浮游有孔虫13属34种.对浮游有孔虫的研究表明:各拉木剖面旧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强 董哲 等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2025年63卷3期 248-252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报道了安徽省合肥盆地首次发现的蛋化石.蛋化石呈长形,外表面具有细脊状纹饰,蛋壳径切面可见由锥体层和柱状层组成,因此将其归入到长形蛋科(Elongatoolithidae).又基于蛋壳较薄,小于1 mm,锥体层与柱状层界线不明显,将其归入到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旭峰 常飞 等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2025年63卷2期 159-172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豫西潭头盆地上白垩统中已发现了多种脊椎动物化石,以数种非鸟恐龙类的发现为特点.盆地内也同时报道有大量的蛋壳,然而关于这些蛋壳的研究却还不足.新材料41HV0199于2021年发掘自潭头盆地上白垩统秋扒组.岩石中保存了8枚完整蛋体,组成一不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党鹏 李罡 等 《古生物学报》 2009年48卷3期 556-5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详细厘定位于松辽盆地东南区姚家车站剖面的一套上白垩统地层,确认为姚家组至嫩江组一段.姚家组下部以紫红色泥岩为主,至顶部变为黄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嫩江组一段整合于姚家组之上,下部以油页岩为主,夹泥质白云岩薄层,中上部以灰绿色泥岩为主,夹白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珊·E·埃文斯 王原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9年47卷1期 21-34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道虎沟化石层分布于内蒙古宁城县道虎沟以及毗邻的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等地,已报道4种有尾类、1个无尾类蝌蚪、1个幼年蜥蜴、3种带原始羽毛的兽脚类恐龙、2种翼龙、3种哺乳动物以及双壳类、叶肢介、昆虫和植物等化石(有学者称之为"前热河生物群").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文本 《古生物学报》 2001年40卷2期 153-1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松辽盆地发育我国最好的白垩纪地层,岩石地层系统早已确立,但年代地层系统仍存不少争议。泉头组时代的确定是解决盆地内上、下白垩统界线的关键。泉头组上部孢粉化石丰富,孢粉组合以频繁出现Quantonenpollenites crassatus,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