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8
- 14
- 8
- 6
- 3
- 2
- 14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韩爽 韩颐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9期 1616-1617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就诊于本院的下肢丹毒患者,按照就诊时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及症状、体征恢复...
【中文期刊】 王雷 石建华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35卷7期 172-173页
【摘要】 下肢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侵入人体下肢而导致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下肢局部出现边界清楚的红肿热痛区,特点是病变肌肤色如丹涂之状.急性发作时,患者常常伴有高热,多数患者先有周围皮肤病损[1].西医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中医称下肢丹毒为...
【中文期刊】 张玉坤 张榜 等 《国医论坛》 2018年33卷3期 18-19页
【摘要】 目的:总结崔公让教授治疗下肢丹毒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和查阅文献,搜集相关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湿热毒蕴为致病的根本病机,治疗上着重清热祛湿解毒,分初期、中期、恢复期三个阶段辨证用药;且下肢丹毒患者多数有足癣,应注重足癣的治疗,可大...
【中文期刊】 邵兵 《双足与保健》 2018年27卷13期 197-198页
【摘要】 丹毒作为外科上比较常见的一类体表感染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患者黏膜细小伤口或者皮肤等部位的皮内网状淋巴管遭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发生于下肢的丹毒被称为下肢丹毒,临床上西医下肢丹毒主要给予抗生素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很难治愈,停药后患者...
【中文期刊】 贺志凤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44卷2期 117-118页
【摘要】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中药联合抗生素对下肢丹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下肢丹毒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生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
【中文期刊】 吴巍 戴勇 《双足与保健》 2017年26卷15期 109,113页
【摘要】 目的 研究以抗生素静滴和硫酸镁外敷对于下肢丹毒的治疗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 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丹毒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50例丹毒患者全部痊愈,实验组5 d治愈14例,7...
【中文期刊】 朱敏 《双足与保健》 2017年26卷16期 168-169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如意黄金膏外敷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8月—2017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200例下肢丹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如意黄金膏和头孢克肟治疗,对照组给予青霉素和硫酸镁治疗,记录患者的疼痛缓解...
【中文期刊】 袁航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6年10卷6期 115-116页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下肢丹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期下肢丹毒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刺络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患...
【中文期刊】 辛杰晶 李小宝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9年37卷4期 241-24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丹毒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皮肤或黏膜破损处侵袭皮肤淋巴管网所致的急性非化脓性炎性反应.本例患者以发热起病,患肢皮肤发红、有灼热感,实验室检查提示细菌感染.普外科会诊考虑血栓性浅静脉炎或淋巴回流障碍可能,经对症治疗患者病情无好转.回顾病史,结合...
【中文期刊】 钮晓红 陆春红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年32卷8期 1940-1943,后插17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清火解毒法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大鼠下肢丹毒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右下肢皮内注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制备下肢丹毒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青霉素组、清火解毒法组等共9组,观察大鼠右下肢红斑及水肿情况,测定血清NO、T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