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
- 1
- 8
- 2
- 2
- 1
- 1
- 3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侯丽娟 王敏丽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7卷11期 280-281页
【摘要】 <篇首> Ilizarov生物学理论"即生物组织缓慢牵伸产生一定张力,可刺激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其生长方式同胎儿组织一致,均为相同的组织分裂."利用该理论有效解决了骨领域中诸如重度粉碎性骨折、慢性骨髓炎、大段骨缺损、骨肿瘤骨段切除术后,重度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建霞 董梅 等 《天津护理》 2009年17卷1期 25-26页
【摘要】 <篇首> 近年来因感染、外伤以及先天性或发育异常引起的肢体不等长日益多见,是儿童下肢畸形常见原因,如:膝内翻(布朗氏病),骨骺部分抑制,长骨畸形愈合,先天性长骨畸形等.
【关键词】 下肢骨延长术;Ilizarov支架;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姬帅 马腾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3年25卷5期 446-4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骨搬运联合植骨内固定技术与单纯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42例下肢创伤后大段骨缺损患者资料。根据骨缺损修复方式不同分为2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岩 第二届华夏黄河骨科大会 2016年
【摘要】 目的:探索分析Ilizarov骨搬移、骨延长术治疗长骨感染和肢体短缩,以及感染所致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骨搬运骨延长技术,利用Ilizarov架配合髓内钉治疗下肢短缩及骨缺损病人.结果:2例病人均恢复了下肢功能,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竹 曾帅丹 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9年18卷1期 18-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针对可延长髓内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下肢骨折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对该内固定方法的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有关可延长髓内钉治疗成骨不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广文 吕廷灼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43期 8128-813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Ilizarov贯穿固定钢针和环形外固定系统可用于肢体延长、畸形矫正和治疗难治性骨与软组织问题等骨科领域.目的:综述Ilizarov贯穿固定钢针和环形外固定系统在下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7/2011 Pub...
【关键词】 固定钢针;Ilizarov技术;骨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菁 罗晓红 等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46期 43,38页
【摘要】 目的:研究手术床延长固定板在骨科上下肢骨折、外伤、肿瘤等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行骨科上下肢手术的144例患者,以应用手术床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患者应用自制手术床并延长固定板,对照组62例患者应用传统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志强 《山东医药》 2015年26期 70-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在下肢骨折合并骨缺损及慢性骨髓炎手术中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复杂性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下肢长管状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共14例,骨缺损部位为股骨2例、胫骨12例。骨缺损长度4~14 cm、平均8.2 ...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下肢;骨缺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柏桂莲 丁旭东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21卷10期 1519,1522页ISTIC
【摘要】 下肢全长摄影的主要临床应用目的,就是观察从髋关节到踝关节的整个下肢骨骼的形态,生理角度,生理曲度,力线,生理特征,测量其全长等.目前,下肢全长摄影主要用于下肢的畸形矫正,下肢植骨术(例如,为了增加身高进行的下肢骨骼的延长术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军威 郝永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25卷2期 68-70页
【摘要】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及老年人活动增多,骨折疏松性下肢骨折的临床发生率逐步增高.治疗不能单纯满足于骨折的解剖复位,应力求恢复其原有功能,由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所具有的骨折粉碎程度高、手术复位困难、术后内固定易松动等特点,骨质疏松性下肢脆性骨折一直是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