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1
- 17
- 9
- 3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钦捷 罗明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25卷10期 656-660页ISTIC
【摘要】 下颌第一前磨牙由于根管形态比较复杂,牙根的变异情况较多,多根管的发生率较高,成功的根管治疗术除对根管系统进行严格清理、消毒与充填外,还需要对根管形态和解剖知识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可能出现遗漏根管,而导致根管治疗的失败.及时的冠方封闭也是根管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德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A4期 86-87页
【摘要】 目的 经三维有限元法对深型楔状缺损下颌第一前磨牙的不同修复方法 对应力分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通顺过CT对下颌第一前磨牙进行扫描,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深型楔状缺损进行模拟,选择根管治疗后未处理的楔状缺损处模型当做对照组,按根管治疗后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静 李国强 等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7年28卷4期 225-228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角度的楔状缺损载荷后应力分布状况.方法 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颊颈部深度为1 mm,夹角分别为30°、60°、90°、120°的楔状缺损有限元模型,以未发生楔缺的完整牙体作为对照,加载100N轴向力后,分析楔状缺损局部、楔缺顶部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耀文 导师:黄玮 南昌大学医学部 口腔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的材料修复下颌第一前磨牙楔状缺损后的应力情况。
方法:
CBCT扫描下颌第一前磨牙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2组不同形态的楔状缺损。未进行修复的楔状缺损模型设置为对照组,按照不...
【关键词】 下颌第一前磨牙楔状缺损 ; 三维有限元分析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玉兰 赵琛 等 《北京口腔医学》 2024年32卷1期 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修复方式对不同面积楔状缺损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 60 颗下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成 6 组,制备两种缺损面积的蝶形缺损,其中A1、B1 组充填树脂作为对照,A2、A3 和B2、B3 按缺损面积在 1/3 以内、大于 1/3 小于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凌 杨丽媛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35卷1期 77-8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不同修复方法对深型楔状缺损下颌第一前磨牙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CT扫描下颌第一前磨牙后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深型楔状缺损,建立根管治疗后楔状缺损处未做任何处理的模型作为对照组,同时按照根管治疗后修复方法的不同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丹丹 祁冬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2期 157-16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为临床修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4颗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按不同的牙体预备和修复方法分组,按照颊侧楔状缺损方悬突牙体去除与否(不去为A,去除为B)和颊侧楔状缺损下方是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荣明 吴小斌 《口腔医学研究》 2005年21卷4期 443-4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深度的楔状缺损及其尖部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模式图,选择4种不同深度的楔状缺损,应用二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对楔状缺损及其尖部进行应力分析.结果:随着楔状缺损深度的增加,缺损应力呈增高的趋势.结论:楔状缺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丽丽 刘振华 等 《中国医刊》 2017年52卷3期 75-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牙体预备和修复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抗折性能的影响,为临床修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64颗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按不同的牙体预备和修复方法分为3组,正常组(A组)、重度缺损组(B组)、重度缺损治疗组(C组).将C组按照颊侧楔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勤波 戴荣烽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3期 165-168页ISTIC
【摘要】 目的:针对穿髓型楔状缺损牙颈部抗力薄弱易折断的潜在隐患,评价不同修复术式对牙颈部抗折性能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随机选择穿髓型楔状缺损患者48例,牙合面完整,男性20例,女性28例,年龄45-73岁。其中第一前磨牙28例(上颌19例,下颌9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