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1
- 3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福顺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5卷2期 104-105页ISTICCA
【摘要】 讨论了不可约矩阵的性质,进而给出了M-矩阵的降阶处理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汶琪 李敏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25卷3期 290-296页ISTICCA
【摘要】 利用广义α-对角占优矩阵、不可约α-对角占优矩阵和具有非零元素链α-对角占优矩阵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对矩阵非对角占优行的指标集进行细分,构造递进迭代系数,得到一组实用的非奇异H-矩阵判定的细分迭代新准则,通过数值例子说明新准则的有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洪斌 刘桂敏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23卷6期 708-712页ISTICCA
【摘要】 给出一个基于幂函数的非负矩阵谱半径的拟幂型算法,算法适合任何不可约非负矩阵谱半径的计算,与计算矩阵最大特征值的幂法比较在保持每步迭代计算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计算的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商钰莹 张美黎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21卷2期 147-151页ISTICCA
【摘要】 应用非负矩阵谱半径的Perron-Frobenius定理和矩阵的对角相似变换,给出不可约非负矩阵谱半径的一个数值算法,讨论了算法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商钰莹 张美黎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20卷4期 435-438页ISTICCA
【摘要】 利用不可约非负矩阵及Collatz-Wielandt函数的性质,给出了一种改进的计算不可约非负矩阵最大特征值的C-W算法,在恰当选择参数的情况下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收敛速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逄勃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8卷1期 21-23页ISTICCA
【摘要】 指出Schwenk给出的非负矩阵谱半径界的估计证明中的一个错误,分析了错误的原因,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邰志艳 李庆春 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年5期 934-938页
【摘要】 先利用不等式理论给出严格α-对角占优矩阵的充要条件,再根据严格α-对角占优矩阵的性质证明得出非奇异 H-矩阵的简单实用判定方法,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 孙玉祥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7卷2期 110-112页ISTICCA
【摘要】 给出可约矩阵为非奇异H-矩阵的充要条件,以及不可约矩阵为非奇异H-矩阵的充分条件,修正了相应结果的错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大为 樊旭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年14卷4期 308-311页ISTICCSCDCA
【摘要】 如果用矩阵表示五行思维模型,那么利用循环群、正交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可以证明它的不可约型、可观测性和可控性,从而在数学上阐明了五行思维模型的科学性和辩证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