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65
- 26
- 12
- 2
- 1353
- 378
- 137
- 129
- 122
- 163
- 101
- 87
- 87
- 6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鑫淼 庞洁 等 《中医药信息》 2025年42卷1期 41-45页 ISTIC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为无法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骨痛为主要表现.孙雪梅教授以《素问·举痛论》"不通则痛"理论为指导思想,认为本病多因癌毒化热、瘀邪阻滞、肾精血亏三者相互作用,最终致脉络不通而发病,故以"通"为治疗之法,提出"清热解毒祛邪,以...
【中文期刊】 李维娜 刘桂芳 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53卷2期 246-249页 ISTIC
【摘要】 躯体化怕冷症是一种以机体内寒热调节失衡、产热不足,且对外界寒冷刺激耐受性差为特征的病症[1-2].患者常以严重怕冷怕风为主诉,表现为不合时宜地过度穿衣,即便在夏季也怕冷怕风,还可能伴有自汗、疲乏无力、表情淡漠、性欲低下等症状[3].怕冷症是...
【中文期刊】 高睿睿 王恩龙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21卷1期 172-175页
【摘要】 偏头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其现代医学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代医学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副作用大且不易根治.络病理论是中医学中广泛应用的理论,偏头痛发病与其密切相关.从络病理论的角度分析,偏头痛的中医基本病机是络脉受阻...
【中文期刊】 王阿贞 吴远华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5年34卷3期 90-94页
【摘要】 肩手综合征作为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现临床治疗方法多样,多采用药物、手术、物理康复、心理疗法等以缓解症状、消除疼痛;但现有治法疗效不稳定,且部分费用昂贵,如何应用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方法治疗这一病情复杂、具有挑战的难治性疾...
【中文期刊】 杨小静 闫雨蒙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4期 524-528页 ISTICPKUCA
【摘要】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阐述中医理论体系中"通"的概念和原理具有积极意义.人体窍道保持通畅状态非常重要,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百病皆从不"通"起,肠腑不通则容易便秘,脉络不通则皮肤不仁,腠理不通则容易外感.从中医学...
【中文期刊】 李亚欣 傅金英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7期 2696-2703页 ISTICPKUCA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一种慢性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痛经作为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命质量.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是EMT痛经的主要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发现,EMT发生与血管新生、上皮间质转化和免疫炎症等相关.最...
【中文期刊】 黄英 龙丹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4卷5期 868-872页 ISTICCA
【摘要】 变应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痒、鼻塞、流清涕、喷嚏等,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本文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理论出发分析变应性鼻炎的辨证论治,认为其标在肺,其根在脾胃,涉及肺脾肾三脏,其病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闭塞而不通",脾虚生湿,痰湿阻窍,肺...
【中文期刊】 杨丽 刘琼妮 等 《环球中医药》 2024年17卷12期 2547-2550页 ISTICCA
【摘要】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最常见并发症,临床控制不佳.中医药在癌痛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目前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两方面,而"不通""不荣"本质皆属"郁".本文基于"郁"之中医内涵及历代医家观点提出癌痛发生发展之核心皆为"郁",...
【中文期刊】 钟益梁 张弛 等 《中医药导报》 2024年30卷2期 112-115页 ISTIC
【摘要】 脊柱相关性疾病为骨科临床常见疾病,不仅会导致颈肩痛和腰背痛,还易诱发许多内科疾病.国医大师韦贵康从"六通"与"六不通"、督-柱学说、姿态失衡论、顺生理与反病理论对脊柱相关性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形成了韦氏脊柱整复手法、韦氏奇穴手法、阴阳五行手法...
【中文期刊】 孙正浩 司国民 《四川中医》 2024年42卷10期 7-10页 ISTIC
【摘要】 司国民教授基于"疏肝-通腑"的学术思想,从肝、脾、胃三者动态关系出发认识慢性胃炎,指明"胃病多肝郁",并认为"通阳不止于利小便,通腑即是通阳气",以疏肝、通腑、和胃为治则,善用药对治疗.常用药对有青蒿-黄芩,厚朴-枳实-竹茹,柴胡-枳壳,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