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
- 4
- 3
- 23
- 2
- 2
- 1
- 1
- 6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尹洪银 邵华 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年17卷12期 2229-2230,2275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制测定空气中甲醛的被动式个体采样器.方法:根据费克第一扩散定律设计新型被动式个体采样器,并对采样器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在温度10℃~40℃,湿度20%~40%,风速50~600 cm/s的范围内,被动式采样器测定空气中甲醛采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洪银 张春玲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7年24卷8期 635-6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制测定空气中苯乙烯的被动式个体采样器.方法 根据费克第一扩散定律设计新型被动式个体采样器,并对采样器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在温度为10~40℃,相对湿度为40%~80%,风速为100~600 cm/s的范围内,被动式采样器测定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心宇 张金良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5年22卷1期 41-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用被动式个体采样器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在北京的城区和郊区各选择10户家庭,用被动式个体采样器采样,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室内、外空气中的NO2和SO2浓度.于2001年和2002年的采暖和非采暖季节各采样1次,每次连续3 d.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心宇 《现代科学仪器》 2002年6期 9-11页
【摘要】 采用离子色谱法,对测定被动式个体采样器中的氮化氧物和二氧化硫等气体污染物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方法可以同时分析F-,HCOO-,Cl-,NO-2,NO-3,SO2-4六种阴离子,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10μg/L,12μg/L,15μg/L,...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被动扩散式个体采样器;气体污染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梅婷 杨莉丽 等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8卷5期 36-40页
【摘要】 目的 基于一次性胃部细胞无创采样器采集胃液标本进行幽门螺杆菌耐药基因检测,指导幽门螺杆菌个体化治疗,探讨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根治失败2次或以上的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50例,...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一次性胃部细胞无创采样器;基因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静 郑力行 等 《卫生研究》 2006年35卷3期 342-3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监测车间空气中氯乙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个体采样器、活性炭管进行个体采样,二硫化碳解吸30分钟,取解吸液1μl进行气相色谱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64~1.6896mmo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桂荣 阎蕾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5年22卷2期 109-111,14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了解职业接触六价铬工人血浆的还原能力,为个体防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分别测定26名职业接触六价铬工人和25名对照人群外周血浆还原势能和总维生素C、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作业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之莹 李桂兰 等 《卫生研究》 2004年33卷3期 269-2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苯接触对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以个体采样器测定苯浓度,以非分带染色的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苯接触组的数目畸变细胞率[13.00%(2.50%~21.00%)]高于对照组(10.50%(3.5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建翘 李文杰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1年17卷1期 91-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目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则多以固定监测点为主.但是这些固定监测点,有一些不足之处,即固定点只能宏观的观查大气污染状况,它不能完全反映出每个人每天(8小时或24小时)每月或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的浓度值,即人体实际接触有害物质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艳艳 徐承敏 等 《预防医学》 2018年30卷9期 907-910,9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索我国职业接触二甲基甲酰胺(DMF)工人血液N-甲基氨甲酰血红蛋白加合物(NMHb)的生物接触限值.方法 将某皮革生产企业168名DMF接触工人和30名不接触DMF的行政人员分别纳入同质暴露组和对照组,采用个体采样器采集空气并检测D...
【关键词】 二甲基甲酰胺;生物接触限值;N-甲基氨甲酰血红蛋白加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