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10
- 1
- 1
- 3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谢忠礼 《中医杂志》 2011年52卷15期 1348-13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中医学新设置并命名的一门二级学科,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三门课程.对中医经典课程在培养中医临床人才中的作用与地位作了评价,分析了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整合前后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状况、存在的主要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冰 《中国针灸》 2012年32卷8期 737-74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新英格兰中医学院是美国成立最早的中医学院.本文从学校历史、学生及师资情况、课程设置、临床实习、科研等各个方面,对该校的教育情况做简单的介绍,并对中西方中医教育做简单的比较.美国的教学方式活泼生动,开放灵活,但对经典学习不够,临床实习不足.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正 周国琪 等 《中医杂志》 2011年52卷3期 267-26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内经理论临床应用>课程是中医院校较早实践PBL教学的课程之一.采用专题讲座与PBI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既能使学生高效率获得教师的经验,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以经典指导临床实践的思维方式与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哲 苏新平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35卷9期 105-107页
【摘要】 基于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积极探索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采用“规培”基地医教协同的方式,包括符合实际的精品课程设置、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加强临床技能实践培训、加大培训考核力度、加强对经典及传统文化的学习等多个方面.目前已经培养...
【关键词】 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教协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彩霞 杨智辉 等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年11卷5期 472-474页ISTIC
【摘要】 深入分析本校第四批帅承制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特点,从强化中医临床思维、技能、科研能力三方面提出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学位课程与继承教学有机结合设置课程;以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技能方法课程为主体优化教学内容;遵循师承制学员在职、异地学习等特点创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雅雯 钱占红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34卷9期 850-851页ISTIC
【摘要】 《伤寒论》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伤寒论》创立的六经辨证体系,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和总纲领.因此,无论是古代的师承教育还是现代的学院教育,都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士玉 谷峰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34卷2期 177-179页ISTIC
【摘要】 阅读作为一种求知手段,其价值和地位,千百年来在各类知识领域中皆被推崇.中医院校由于公共课、现代医学课的设置,使中医课程教学时间受到限制,加之古籍的语言文字障碍,课余能自觉研读古医籍的学生很少.调查显示,医学院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每天平均仅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松 张曙光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34卷9期 125-127页
【摘要】 中医经典课程是中医学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理论根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中医学临床基础,尤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学经典,做临床”成为无数中医学子的座右铭.然而,现代高校中医经典教学却存在着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辉 谷松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34卷12期 88-90页
【摘要】 中医经典课程的临床属性,决定了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注重经典,突出临床”.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认为研究生阶段《伤寒论》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临证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强原文记诵,深入理解原文内涵,开展专题讲座,介绍六经辨证诊疗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宏艳 年莉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34卷7期 149-151页
【摘要】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知识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将知识链理论引入《方剂学》教学中,便于学生对前期中医基础知识及同期或后期中医经典、临床知识链条进行梳理和整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本文从教学目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