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
- 2
- 24
- 1
- 1
- 5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红阳 《江苏中医药》 2007年39卷2期 14-17页ISTICCA
【摘要】 中医传统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医美容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及其临床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医美容学是一门中医学与医学美学相结合的古老而新兴的学科,由于人们的审美内容和审美价值受所处时代、地域、教育、文化背景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人体审美评价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传浩 《中医学报》 2011年26卷4期 511-5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方剂学中的美学意象.方法:依据传统美学的审美观念和原则,采用逻辑总结、归纳、分析的方法,对方剂学中所体现的传统美学意象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方剂学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学的观念,如结构秩序之美、刚柔动静之美、齐整之美、物象之关等.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樱 《中医药文化》 2025年20卷2期 156-162页
【摘要】 从中医五行学说的视域探讨美学,通过系统阐释五行学说与中医美学的内在关联,提出"整体和谐的健康美""动态平衡的科学美""怡情质朴的自然美""道艺合一的人文美"的中医美学独特的审美范式,揭示中医美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哲学基础、理性主义与感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诗慧 《湘南学院学报》 2025年46卷3期 57-60,66页
【摘要】 先秦两汉时期,"气"的概念被诸子百家广泛使用,以"气"为基础形成了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特征.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对"气"在人的生命现象中的作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他的美学思想以"用气为性,性成命定"的"气命说"为特色.中医学的理论方法和诊疗方式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宁 第四届国际传统医学美容大会 2005年
【摘要】 美容中医科学是美容医学的又一主干学科.本文阐述了美容中医科学的概念,讨论了美容中医科学的研究和实施范围,提出了美容中医科学的学科体系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红阳 第四届国际传统医学美容大会 2005年
【摘要】 中医美容近年来异常迅猛发展,但由于美容医生缺乏美学知识和修养,给患者留下不少审美遗憾或医疗纠纷.本文对传统美学思想蕴含的人体审美观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传统医学美学思想对中医美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琦琦 官静微 等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25卷3期 126-128,封3页ISTIC
【摘要】 中医四字格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是中医用语中非常重要的语言形式.在中医翻译实践中,如何达到信息概念转换与文化意义传达的准确性对译者而言颇具挑战.本研究从《中医药学名词》《新编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及《WHO传统医学国际标准术语》中选取阴阳五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思特 张宗明 等 《医学与哲学》 2015年36卷19期 85-88页ISTICPKU
【摘要】 "巫"是中国音乐与中医共同的文化滥觞,也是中医音乐疗法的起点.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医具有相同的传统文化基因,中医用阴阳变化解释动态平衡的生命运动,音乐亦是一种有机的生命运动,古代音乐思想认为音乐的自我调节性能促使阴阳平衡,有益人体健康,这就是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阳 《辽宁中医杂志》 2007年34卷1期 102-104页ISTICPKUCA
【摘要】 阐述了构建中医传统美学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现实性,认为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不仅能促进中医学术理论的发展,而且中医传统人体关学理论的介入和应用,还可以促使中医美容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宁 《环球中医药》 2018年11卷7期 1068-1070页ISTICCA
【摘要】 中医文化和中国茶文化都受到中国哲学中天人相应观、天人合一观、道法自然等的影响.天人相应观,是中医整体观的基础.天人相应观是中医文化的理论背景.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十分重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密切联系,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