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98
- 25
- 7
- 2
- 802
- 113
- 75
- 74
- 19
- 126
- 75
- 74
- 55
- 5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莹 董妍玉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4年26卷4期 879-885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精神情志因素与肝脏的关系越来越被重视.中医学传统理论认为,肝主疏泄,主调畅情志,与情志关系密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各类肝脏疾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同时精神情志异常可能促进肝病的发生,影响其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灿 吴丽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1卷10期 2615-2620页ISTICCA
【摘要】 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和精髓,是中医情志学说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和思想根源.中医情志学说的"形神一体观""以心神为主导的五脏藏神论""人格体质论"等核心理论及其中医情志病防治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甜 张春鹏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3年57卷12期 67-70页ISTICCSCDCA
【摘要】 《金匮要略》中对于情志疾病及相关症状的治法颇多,其中降逆与补虚二法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金匮要略》中降逆诸法主要以治疗梅核气之顺气降逆、治疗奔豚气之平冲降逆、治疗痞满症状之和胃降逆为代表,补虚诸法主要以治疗百合病之养阴清热、治疗脏躁之养心安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丽松 王静平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25卷1期 53-57页
【摘要】 "情"表示感情、情绪的意思,《荀子·正名》曰:"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志"在古代中医有神的意思,如《素问·血气形志》"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而《灵枢·本神》[1]言"意之所存谓之志",此处"志"是指记忆存储."情志"意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茜文 刘芳媛 等 《河北中医》 2022年44卷4期 683-686页ISTIC
【摘要】 卵巢癌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推广和发展,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而中医学自古对情志致病就有系统的记载和论述.我们拟从情志伏邪角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奕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32卷7期 571-574页ISTIC
【摘要】 现今社会中,近视、干眼及白内障等眼病频发,患者的学习、工作及生活质量深受影响.眼疾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该类情绪困扰下,疾病转归受到影响,不利于患者身心康复.中医学情志理论认为,多情交织首先伤肝,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情志伤人,可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妍彤 李晓晨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卷14期 13-15页
【摘要】 进入新时代,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医学院校的学生受专业性质的影响,往往出现更多的心理障碍.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中基于中医学理论的情志调护思想,包括"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恬淡虚无"的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哲 刘景峰 《光明中医》 2022年37卷8期 1398-1400页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胃脘痛是最为常见的疾病,而在引起胃脘痛的病因病机中又以情志因素致胃痛最为常见.分析中医学对于胃脘痛的认识、胃脘痛的致病因素、调理脾胃的观点及治疗和中医对于情志因素的认识、情志因素致病的特点,笔者总结出不同情志因素可以致使不同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彤 齐冬梅 等 《护理研究》 2015年27期 3345-3346,3373页ISTICPKU
【摘要】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当、血压控制不理想则会导致卒中、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心理学中,高血压与情绪和压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会反过来导致认知能力下降[1]。在中医学中,高血压属于眩晕病范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霞 刘天君 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28卷3期 9-13页ISTIC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作为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影响全国乃至全球.我国各省市在2020年1月陆续启动应急预案一级响应,其中心理危机管理是危机管理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情志病诊疗理论完备,主要包括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基于S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