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1
- 4
- 30
- 3
- 2
- 2
- 2
- 9
- 9
- 8
- 8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景茹 涂文玲 等 《中医药通报》 2020年19卷3期 36-39页ISTIC
【摘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的必经始动环节,其病程迁延,病情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导致胃癌的发生.中医健康管理本着"治未病"思想,以状态为核心进行全程式、连续性服务,顺应"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模式转变,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因此...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整体观念;状态辨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小燕 冯五金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8年6卷1期 9-11页
【摘要】 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从"形神合一"、"情志致病"、"体质致病"理论阐述中医对消化心身疾病的早期认识,结合国内外消化心身疾病的研究现状,冯五金教授提出在胃肠病的生物学诊断背景基础上,以消化道专科症状、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心理行为异常等为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淑洁 李书楠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年35卷1期 27-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认识疾病受古代象思维的影响,其独特之处在于“因发知受”,即通过分析一组有内在联系的证候来推测机体内在的病变机制,以探求疾病发生的真正病因.“因发知受”的内涵主要包括司外揣内和审证求因,其运用离不开整体观念、辨证思维、恒动思维等中医思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淑洁 李灿东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4期 277-279,294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诊断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部分,其应用范围从传统疾病诊断扩大到对个体生命全周期功能状态的判断与维护,而健康状态正是对生命过程中不同阶段整体状态特征的概括.健康状态辨识是以中医整体思维为基础,采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借助现代中医诊断方法,实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月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29卷15期 78-79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病证结合护理学术观点在科室管理中的运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医院外科收治的110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主要为抢救生命,去除病因,对症治疗,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晗婧 李书楠 等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11期 1976-1982页
【摘要】 肠道微生物群是宿主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重要纽带,其多样性和功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宿主免疫调节、代谢平衡及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肠道菌群在淋巴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淑洁 陶文娟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3期 1233-1236页
【摘要】 受古代哲学思维的影响,中医诊断疾病时,不但立足整体审察人体的"平衡"状态,也特别关注获取疾病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在"平衡"与"动态"关系之间把握当前阶段人体状态的特点,从而实现对疾病的个性化诊断.其中,平衡思维主要体现在阴阳和合、五脏一体、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笑民 《陕西中医》 2025年46卷7期 867-869页ISTICCA
【摘要】 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药在肿瘤诊疗中虽具有改善症状、减毒增效的优势,但其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仍面临"被动补充""机制不清""国际认可度低"等困境.中医肿瘤诊疗需突破传统思维束缚,通过三大理论转向实现创新:从"治症"到"治病"的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启亮 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2020年
【摘要】 高血压病理状态是在潜在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包含个体因素、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到疾病风险因素的影响,疾病风险因素包含体质差异的风险因素、证的变化风险因素与病的传变风险因素.从整体把握状态,阐明潜在因素以及风险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夏淑洁 第六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 2020年
【摘要】 中医认识疾病受古代象思维的影响,其独特之处在于"因发知受",即通过分析一组有内在联系的证候来推测机体内在的病变机制,以探求疾病发生的真正病因."因发知受"的内涵主要包括司外揣内和审证求因,其运用离不开整体观念、辨证思维、恒动思维等中医思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