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3
- 2
- 20
- 1
- 1
- 1
- 1
- 7
- 6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春素 《光明中医》 2009年24卷11期 2058-2060页
【摘要】 透热转气是治疗温热病中热传入营的一个很有效的措施,对临床治疗营分证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自叶天士提出透热转气以来,其后医家多有阐发,本文从透热转气的含义、药物、标志、临床应用等方面阐述笔者的理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蒋紫嫣 2018全国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学术论坛 2018年
【摘要】 "王道"与"霸道"学说在中医治则学中曾被广泛沿用,其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治国之道,宋金元之后被引入到中医治则学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近现代以来鲜有医家谈起.笔者通过对文史资料的整理归纳,探求"王道"与"霸道"学说在中医治则学中的意义,以便于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蒋紫嫣 浙派中医学术传承与文化研究学术会议 2017年
【摘要】 “王道”与“霸道”学说在中医治则学中曾被广泛沿用,其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治国之道,宋金元之后被引入到中医治则学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近现代以来鲜有医家谈起.笔者通过对文史资料的整理归纳,探求“王道”与“霸道”学说在中医治则学中的意义,以便于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一航 导师:李保强 曲阜师范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中医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之一,而中国哲学又是本体论、认识论的统一,那么,中医学形式必然会显现出中国哲学的原生态面貌。中国哲学的基本原理和中医学形式的关系表明,其两者的统一性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意义。换言之,中医学代表了中国文化和哲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健嫩 导师:李其忠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硕士) 2009年
【摘要】 脏腑相合理论是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阐述人体脏与腑之间表里、阴阳、藏泻、通守等相反相成的生理病理联系。脏腑相合理论导源于《黄帝内经》,传承发展于历代医家。《灵枢·本藏》和《灵枢·本输》中明确提出“五合”关系,即“心合小肠”、“肝合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世铎 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交流大会 2005年
【摘要】 "肠-脑相关"学说也不是什么新的话题,但是由于近年来医学科学迅速发展,使该学说有了新的含意.众所周知,早在50多年前巴甫洛夫的"皮层与内脏相关"学说已经在中外学者之间广为传播,对当时学术研究起到相当深远的影响.但是,近年来由于中枢和外周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玉 陈舲 等 《世界中医药》 2023年18卷18期 2626-2630页ISTICPKUCA
【摘要】 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理论探讨"无证可辨"肺结节的中医治则,认为肺结节发生发展与中医体质学说4大基本原理密切相关.治疗将从辨识、改善偏颇体质,以期通过"辨体-论治"思维早期干预诊治肺结节,以求"阴平阳秘、精神乃至",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之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磊 汤毅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42卷1期 141-143页
【摘要】 随着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普及与中医体质学说的兴起,辨体施调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辨体施调是针对不同偏颇体质进行纠正的干预体系,膏方是适合体质调养的最佳剂型.本文通过阐述辨体施调结合膏方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来展现亚健康群体、老年人、女性等不同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芳 田丽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31卷22期 3155-3159页ISTICCA
【摘要】 桥本甲状腺炎(HT)属中医瘿病范畴,因其在颈绕喉而生,为肝经循行所主.五脏相关理论源于中医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一体观为基础,综合阴阳、气血观念的整体调理.导师张珊珊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HT属肝脾肾三脏同病,先见肝病,后传脾脏,肾虚贯穿全程,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灯红 《中医药学刊》 2006年24卷3期 422-423页ISTICPKUCA
【摘要】 清·叶桂<温热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学说已日益引起医者重视并成为中医既病防变的重要治则之一.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列为中医治则:"既病防变"之一论述,说既病防变理论中立论较早,影响较大者,是<金匮要略>"肝病实脾"理论和叶天士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