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4
- 21
- 4
- 1
- 16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苏奔 郭立中 等 《江苏中医药》 2023年55卷11期 62-65页 ISTICCA
【摘要】 百余年来,江苏启东、海门两地(简称启海地区)中医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在师承、家传的基础上创立中医学会,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了大量中医人才.启海地区中医在学术上崇尚经典,继承发展伤寒温病,临证治疗重视脾胃,擅长运用内外合治,先后涌现出...
【中文期刊】 张谨枫 袁磊 等 《江苏中医药》 2022年54卷11期 69-71页 ISTICCA
【摘要】 《慎五堂治验录》是娄东中医流派的代表著作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辨证思维及独到的学术价值,具有典型的世医家范.全书以临证为基础,注重结合经典探究医理本源,诊查疾病谨慎细致以明辨病机,四诊合参尤重舌脉,强调早期预判以防微杜渐.病机重视热邪、伏邪...
【中文期刊】 王鑫 黄敏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2年29卷4期 34-40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近20年中医流派研究领域的概况、热点和研究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01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收录的中医流派研究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
【中文期刊】 沈劼 陈仁寿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3卷6期 365-370页
【摘要】 基于南京地区地方志及相关目录学著作、古籍文献,梳理南京地区世医家族链,认为金陵医派的肇始与南京地区的世医传承关系密切,世医是其形成与特色发展的重要基石.并提出南京地区世医具有移民多,儒医多,学术包容、实用而创新,但传承谱系欠清、医著散佚严重...
【中文期刊】 华萍 吕虎 等 《中国针灸》 2006年26卷6期 407-41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总结、归纳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方法:查阅文献,回顾经络研究历史.结果:中、外学者几十年针灸经络探秘,逐渐形成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神经生理学派--神经传导学说,生理生化学派--体液循环学说,生物物理学派--生物场学说,整体间隙学派-...
【中文期刊】 陈伟 许宝才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56卷19期 142-145,149页
【摘要】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是滋阴派创始人.其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气血痰郁论、湿热观和治病护养脾胃等学说观点.文章认为“丹溪学说”是朱丹溪以宋元理学为指导、潜研经典、汲取金元各家之长、力纠局方弊端,加上时、域影响、经师徒授受而形成.通过...
【中文期刊】 陈仁寿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7卷4期 216-218页
【摘要】 由于对传统中医的重视与回归,近年来中医流派研究十分兴盛,各地掀起了中医流派研究热潮.然而研究中存在着诸如概念与内涵不明、研究目的不纯、研究定位不准、评价不客观等问题,必须引起关注与重视.对中医流派要正确定义、厘清内涵、明确目的、客观定位、科...
【中文期刊】 席文婷 史正刚 等 《中医儿科杂志》 2023年19卷2期 10-13页
【摘要】 岭南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人群体质等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独特影响,在着重研究本地特色和秉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岭南医学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点的论治疾病的独特医学科学体系.岭南儿科作为岭南医学中的一个分支,自古建树颇丰.为发掘中医学遗产...
【中文期刊】 程志源 傅晓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39卷3期 201-203页 ISTIC
【摘要】 本文试从研究内容的确定、入选条件设置、研究方法设计、研究计划实施等方面对挖掘和整理地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方法进行探索,并指出严谨的设计思路、踏实的工作作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可靠的经费支撑是研究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中文期刊】 周敏 沈宇弘 等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年23卷11期 10-12页
【摘要】 文章简略介绍了现代中医教育现状和师承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一些问题,为了顺应时代的变革和发展提出了“融合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与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一新型的中医研究生培养方略,并将该模式的基本实施过程和一些特点做了简要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