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5
- 1
- 103
- 5
- 4
- 4
- 3
- 37
- 11
- 8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越峰 张育贵 等 《中草药》 2020年51卷5期 1130-11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9年12月我国湖北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COVID-19)与2002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均属于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根据对SARS和MERS等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6期 602-604页ISTIC
【摘要】 刘敏教授认为,肝与泄泻关系颇为密切,临床基于肝脾相依理论,从肝论治泄泻,常获佳效。临证可分肝脏疏泄过旺或肝脏疏泄不及辨证治疗本病。治疗肝脏疏泄过旺当以抑肝扶脾为法,用药以疏肝为主,佐以健脾,肝气郁结可选柴胡疏肝散加健脾药,肝气疏泄太过可选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利清 周静冬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6期 1960-19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学对于缓解压力有许多真知卓见,现代中医学缺乏压力致病的系统阐述,为发古之深意,补今之未备,借现代压力管理心理学之力进行压力致病中医学机制之探索.文章提出压力的致病与否同正气强弱有关.压力致病的中医机制在于,首先破坏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春兰 吴中朝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5年42卷6期 1379-1381页ISTICPKUCA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在“肾主生殖”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治疗以补肾为主要治则,调节月经、排卵异常及不孕等临床症状,而患者的情绪心理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文章基于“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理论,分析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屠福汉 梁永妃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年32卷12期 3011-30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大量有关白癜风的中医文献入手,指出白癜风在古代即是中医学病名,并且目前存在中西医混淆名称的现象,应当予以纠正;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总结了白癜风的病因主要包括病因基础和诱发因素.两方面因素,其中病因基础为发病之本,是本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毅 冯晓桃 《中医杂志》 2011年52卷15期 1264-12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回顾了关于"脾主运化"理论的论述,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明确提出"脾主运"和"脾主化"两个不同概念,从发病的社会背景、证候属性以及治则治法对脾虚失运证和脾虚失化证加以区分,以胰岛素抵抗为切入点,探讨"脾运失司"与"脾化失司"在物质代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军 李建敏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1年38卷6期 1074-1076页ISTICPKUCA
【摘要】 中医学经典著作中的"开阖枢",涵义隽永:阴阳运转的形象比喻;正邪关系的恰当解说;脏腑功能的完整概括;贯穿于整个中医辨证体系."枢"的重要性:"辨良莠"、"统开阖",为摄生疗疾之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军 唐宏亮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1年38卷3期 440-442页ISTICPKUCA
【摘要】 "枢经学说"源于中医学经典著作,但其涵义具有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外延.概述其涵义,并阐述调治"枢经"的临床意义:枢畅气机;枢通血脉;枢和气血;枢郝真精;枢透邪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君丹 朱林平 等 《国医论坛》 2020年35卷5期 15-17页
【摘要】 双心疾病指罹患心血管疾病又合并不同程度心理障碍.中医药在干预或治疗双心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肝藏血与心主血脉功能失职,气血津液运行及输布失常,形成气滞、痰、瘀等,阻滞心脉;或心脾两虚,气血不能上奉于心,心神失养,发为双心疾病.治疗上,或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琳 张燕 等 《中医学报》 2012年27卷6期 699-7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通因通用思想治疗血瘀崩漏的理论.方法:整理、归纳、总结和分析血瘀崩漏的相关文献.结果:中医认为本病多为任冲亏损、肝肾失调所致,其病因以血瘀为多见,治疗多用通法.结论:以通治通,即运用通因通用的思想来治疗妇科血瘀型崩漏疗效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