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6
- 3
- 43
- 5
- 4
- 3
- 1
- 10
- 5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良松 《中医正骨》 2012年24卷3期 43-45页 ISTIC
【摘要】 通过对133条甲骨文中有关骨伤卜辞的研究和考证,笔者认为甲骨文中的骨伤史料应是我国骨伤医学的最早文献记载,我国骨伤医学应起源于殷商时期.本文从甲骨中“骨”的释义、骨科疾病的病因、骨科疾病的种类与诊疗以及骨科病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释,...
【中文期刊】 何乃举 季清华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26卷4期 621-624页 ISTIC
【摘要】 目的 中医有脑无理论,就象中医人知道自己有脑的生物体,却不知道脑的组织体是什么功能作为.面对现代西医学的挑战,中医人寻根问祖,原来自己的脑文化在秦汉前期被"历史断代文化"遗弃.中医人应该在中华文库中找回属于自己的脑文化.方法 去认读甲骨文时...
【中文期刊】 王礼贤 《中医药文化》 2017年12卷1期 64页
【摘要】 年初,编辑部寄我《中医药文化》2015年1期,得从封二喜读《习近平同志涉及中医语录选摘》.稍后,殷商甲骨文研究院赠我甲骨文书法邀请展“作品集”,读到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序,又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殷墟甲骨...
【中文期刊】 王礼贤 《中医药文化》 2017年12卷4期 64页
【摘要】 《汉书·艺文志》曾提到有些医疗措施,处理不当,给热证增热,给寒症增寒.外表也许不显差迟,体内精气,必遭损伤.于是乎,引用谚语强调:“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常得中医”的“中”,就谚语的辞义而言,含寓的正是我传统医学之被称为“中医”的深层原...
【中文期刊】 李来泽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1年02卷9期 45-46页
【摘要】 以汉字字源变形、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中医的取相取相思维为研究手段,详细剖析孙思邈针灸部分的表述,为针灸教学、实验研究设计和临床以及孙思邈针灸思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中文期刊】 朱生玉 高飞 《医学与哲学》 2024年45卷3期 70-73页 ISTICPKU
【摘要】 甲骨文中保存了目前所见最早的医疾资料,引起了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中医学者的共同关注,产生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关于甲骨文医疾资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甲骨文医疾资料数量、病症名称、致病原因、诊疗方法等几个方面;以往研究中存在释字不确、观...
【中文期刊】 张涛 张丰聪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1期 94-99,110页 ISTIC
【摘要】 汉字以形表义,属表意体系的文字,蕴含和反映出一定中国古代文化信息.结合汉字研究、考古成果、文献记载,分析"医""药""针"三字及其异体字的甲骨文、金文等早期形态,探讨其中所承载、蕴含的中医文化."医"繁体作"醫""毉","醫"之造字反映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