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35
- 29
- 9
- 1
- 449
- 43
- 10
- 8
- 7
- 49
- 47
- 43
- 40
- 3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0卷20期 151-153页
【摘要】 肿瘤微环境就是指的肿瘤的发生、生长、转移以及肿瘤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其不仅仅是包括了肿瘤所在组织的结构、功能以及代谢,同时还和肿瘤细胞自身的内在环境密切相关.而这与中医证本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肿瘤微环境是中医肿瘤辨证论治的物质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萍 杨海燕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年19卷7期 5-6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有关中医证本质的研究尽管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累积了大量的结果,但迄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现围绕证本质的研究现状进行反思与分析,力图在重新梳理过程中寻找新的研究切入点.1 研究现状证的概念提出来之后,学者们自然联系到证本质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翠娟 巩振东 《江苏中医药》 2007年39卷4期 10-11页ISTICCA
【摘要】 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同样是中医理论形成的源头,其贯穿于中医理论形成的始终.证作为中医学认识疾病的理论模型,也是象思维的产物.因此,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不能忽略证的"象"思维特性,一味地运用还原分析的研究方法寻求证的特异性指标,而必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维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年7卷6期 10-14页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证的本质在我国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至今对于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哲学原理等,对于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提出了中医证的本质与单一证候的物质基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从西医疾病的基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翠娟 烟建华 等 《中医杂志》 2011年52卷1期 12-13,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证作为中医学认识疾病的理论模型之一,其形成是从观察病象开始,然后运用整体联系的思维方法观察病象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其意义.最后确认为某一证模型.每一证都是整体关系失调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型),具有动态的整体联系性特征.因此,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煜珩 刘建和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4卷10期 1879-1885页ISTICCA
【摘要】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作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心脏能量代谢紊乱被认为是DCM病变的关键因素,这与中医"气食少火"理论密切相关.少火的消长贯穿本病病程始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佳 《现代中医药》 2022年42卷1期 15-21页CA
【摘要】 通过回顾近40余年中医体质研究现状,并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现代中医体质研究较之古代中医,呈现出系统化、广泛化、多样化、现代化与客观化等特点.但在研究当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设计不够严谨,无法严格区分中医体质与疾病中医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伟琼 孙欢欢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5卷2期 205-208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肠道微生物与哮喘中医诊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肠道微生物和哮喘的中医生理病理、证候本质物质基础以及治疗等方面相关性的研究文献,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肠道微生物和哮喘的相关性、肠道微生物与哮喘证候本质和体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广基 查伟斌 等 《中国天然药物》 2008年6卷2期 89-9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代谢组是生物体整体功能状态的"生化表型",具有"终点放大"的特征,这些特质使得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系列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具有突出优势.中医理论的整体观与"组学"强调的从整体角度研究生物体的功能水平相一致.随着基于核磁、质谱以及化学计量学软件的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冬雪 刘峰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年27卷6期 131-135页ISTICCSCDCA
【摘要】 "证候"是中医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但中医证候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制约中医学的发展和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构成了系统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其灵魂在于"整合",与中医学"整体观"异曲同工.基于系统生物学挖掘中医证候的本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