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7
- 50
- 17
- 1
- 1
- 225
- 14
- 12
- 5
- 5
- 109
- 48
- 39
- 36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玥舟 朱建平 《医学与哲学》 2013年34卷9期 77-79页ISTICPKU
【摘要】 问诊是中医临床诊查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内容上,中医问诊涵盖了对患者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全面观察和分析;在方式上,中医问诊重视患者主诉,并对患者主动而有针对性地询问和沟通.中医问诊是医生与患者主动交流互动的平台,体现了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关键词】 问诊;中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 徐荣明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10期 1772-1773页ISTICPKUCA
【摘要】 通过对中医问诊追本求源的研究,并结合临床实践,试图从中医问诊的全过程联系现代医学理论,找出中医问诊的特征和原则等本质性内容,推动其向纵深发展,丰富中医问诊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中医问诊充分体现了中医科学理论中辨证施治的精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舞 刘国萍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3年11期 19-2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制中医脾系问诊信息规范化采集系统,探讨计算机技术对中医问诊数据规范化管理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方法基于中医脾系问诊量表,结合中医临床诊疗习惯,研制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系统界面采用 B/S架构,借助计算机编程语言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储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朝霞 刘腾飞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年19卷3期 9-1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的中医问诊证候分类特征,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利用中医心系问诊采集量表,采集大样本心血管疾病临床病例,根据问诊信息的"有、无"分别赋值"1、0",建立问诊数据库;基于隐结构分析,找出规律,建立隐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利龙 王天芳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32卷6期 71-74页ISTIC
【摘要】 问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临床医生获取患者临床资料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从近年来中医问诊方面的研究着手,分别就问诊的内容及方法、问诊的客观化、问诊技能培训和训练平台的搭建等方面展开论述,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在中医问诊研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最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建成 王文武 《江苏中医药》 2009年41卷1期 60-62页ISTICCA
【摘要】 问诊在四诊中收集的临床资料最多、最广,而且许多信息非问诊不可得,因而问诊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按照时间顺序对中医问诊进行了归纳、梳理,反映了中医问诊不断完善、发展的轨迹和脉络,同时也系统地介绍了古代医家对中医问诊的贡献,也介绍了中医问诊的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志东 李冬华 等 《北京中医药》 2009年28卷11期 909-9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问诊实验教学的方法.方法 将41名学生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接受模拟问诊实验训练)和B组(未接受模拟问诊实验训练)两大组,进行A组与B组比较;再将B组进行自身前后(其中,模拟问诊实验训练前仍称B组,模拟问诊实验训练后称为C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艳君 《甘肃中医》 2008年21卷12期 52-53页ISTIC
【摘要】 (<中医诊断>学问诊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中医问诊的思维和技能,为日后进入临床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医问诊实验教学必不可少.实验内容及技能训练的方法均以让学生进行问诊实战训练为核心,包括如何总结归纳主诉,怎么围绕主诉展开问诊,并把中医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国萍 王忆勤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23卷3期 21-23页ISTICCA
【摘要】 问诊的重要性,前贤多有论述,以<内经>、<难经>为始,至明清时期,已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简溯中医问诊理论发展的源流,以期为中医问诊的客观化发展提供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 徐嵘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20卷1期 25-27页ISTICCA
【摘要】 重温中医问诊的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探索中医问诊的目的、作用、内容、方法和原则.认为中医问诊充分体现了中医科学理论中辨证施治的精髓:治病求本、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诊治"未病之病"(亚健康状态);中医问诊的本质是祖国医学医德与医术结合的精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