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1
- 2
- 16
- 14
- 6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伟鸿 王宏 等 《人类学学报》 2006年25卷1期 56-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深涌黄地峒遗址是香港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初步调查、试掘后认为,这是一处打制石器加工场,其范围之大(南北长约300m、东西宽约150m)和石制品密度之高(试掘10m2,出土及采集石器3 261件)实属罕见.出土石器种类比较丰富,旧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佳岐 王法岗 《人类学学报》 2023年42卷6期 742-7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2014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泥河湾盆地东缘大田洼台地南部发现山兑东旧石器地点,揭露面积约8 m2,发现石质标本81件,动物化石16件.石制品的原料以燧石为主;剥片以锤击法为主,少量砸击法产品;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器、残片、断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哲 赵宇超 等 《人类学学报》 2022年41卷6期 982-99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以原料产地距离衰减效应为视角,根据目前中国东北地区和韩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黑曜岩石制品的发现情况以及黑曜岩产源地研究成果,结合狩猎采集人群社交网络模型、民族学、考古学资料,对以长白山为核心的黑曜岩源产地对中韩两地的辐射影响作出了直接供应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可 《人类学学报》 2019年38卷3期 362-3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由d'Errico教授率领的来自中国、法国、德国研究者的工作表明,世界上最早的骨针出现于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地区,且这两个地区的骨针可能是独立起源.中国考古学的纪录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更多的新证据.本文将这一工具类型与石器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锋 邢路达 等 《人类学学报》 2018年37卷4期 613-63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类型学是考古材料描述与分析的基础.近年来,学者们对类型学尤其是旧石器时代石器类型学的反思较多,涉及类型学的理论基础、分类原则、类型学的考古解释能力等各个方面,然而少有中国学者系统介绍西方常用的旧石器考古类型学体系.鉴于此,本文主要介绍D.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君 王頠 等 《人类学学报》 2017年36卷4期 527-53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广西田东中山遗址洞外岩厦出土动物骨骼遗存的研究表明,该批动物遗存至少代表39个属种.中山遗址原始居民以此地作为居住地,会到远处进行狩猎,其生业模式以狩猎为主;对骨骼的利用尚处在初级阶段,未发现精细的加工方式.动物骨骼遗存均来自野生动物,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平婉菁 薛家旸 等 《遗传》 2025年47卷1期 18-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过去10余年里,古基因组学技术和研究不断发展,极大提高了学界和公众对人类演化历史的理解和认识.2017年起,东亚,特别是中国地区早期人类古基因组研究大规模开展,使得东亚不同时间和地点人类古基因组数据得以大量涌现,为东亚数万年来人群演化历史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仪明洁 导师:高星 Bobert Bettinger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迄今为止,水洞沟遗址共发掘了9个地点,不同地点具有多样化的技术和人类行为特征,反映了人类的不同适应行为。研究显示古人类对遗址的开发年代主要集中于末次冰期间冰段和新仙女木事件前后两个阶段。水洞沟第12地点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末段的典型遗址,其文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馨毅 杜水生 《人类学学报》 2025年44卷1期 14-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山西下川遗址作为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确认包含简单石核-石片技术及细石叶技术两大技术类型.现通过全面考察下川遗址水井背地点石核-石片技术所见石核的各项技术特征,归纳得出台面导向和剥片面导向两大剥片组织策略,并指出该地点内旧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浩 谢光茂 等 《人类学学报》 2025年44卷3期 404-4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娅怀洞遗址是近年来中国南方地区发现的一处文化内涵丰富、时代跨度较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包含三个时期的旧石器文化层.对打制石制品的分析显示,遗址中并存两套特征鲜明的剥片系统:以砂岩和石灰岩为原料的陡刃锤击石核剥片系统,以及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