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1
- 5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鲁可 《人类学学报》 2019年38卷3期 362-3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由d'Errico教授率领的来自中国、法国、德国研究者的工作表明,世界上最早的骨针出现于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地区,且这两个地区的骨针可能是独立起源.中国考古学的纪录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更多的新证据.本文将这一工具类型与石器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锋 邢路达 等 《人类学学报》 2018年37卷4期 613-63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类型学是考古材料描述与分析的基础.近年来,学者们对类型学尤其是旧石器时代石器类型学的反思较多,涉及类型学的理论基础、分类原则、类型学的考古解释能力等各个方面,然而少有中国学者系统介绍西方常用的旧石器考古类型学体系.鉴于此,本文主要介绍D.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君 王頠 等 《人类学学报》 2017年36卷4期 527-53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广西田东中山遗址洞外岩厦出土动物骨骼遗存的研究表明,该批动物遗存至少代表39个属种.中山遗址原始居民以此地作为居住地,会到远处进行狩猎,其生业模式以狩猎为主;对骨骼的利用尚处在初级阶段,未发现精细的加工方式.动物骨骼遗存均来自野生动物,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川 徐廷 等 《人类学学报》 2019年38卷1期 19-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枫林遗址是坐落于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2016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抚松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获得了数量丰富的石制品,类型包括细石叶、细石核、石叶和精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星 李锋 等 《人类学学报》 2019年38卷3期 317-3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越来越多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现代人类起源、演化和适应理论问题的看法.中国作为东亚一个幅员辽阔的地理区域,已经成为这项研究的热点地带.来自该地区新的人类化石和石器组合对基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部记录构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益人 《人类学学报》 2018年37卷4期 590-601页ISTICPKUCSCD
【摘要】 晋西南古称河东,位于汾渭地堑中部,包括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这里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研究人类起源、发展、演化的重要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地堑发现了30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这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哲慜 侯哲 等 《人类学学报》 2017年36卷4期 465-477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有柄尖刃器是朝鲜半岛旧石器时代晚期代表性狩猎工具,1964年在公州石壮里遗址中首次发现.原料多选择硅质页岩或与之相似的石料,多见于25,000-15,000 BP之间.之后随着石镞等复合工具的出现,有柄尖刃器逐渐被取代.本文观察和研究的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永琴 曹泽田 《人类学学报》 2012年31卷4期 335-3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贵州省普定县穿洞出土的骨器是穿洞文化的重要标志.1979年首次试掘出土的骨器基本为磨制者,类型主要有骨锥、骨铲、骨叉、骨棒及骨针等,多采用较厚的动物骨骼的碎片为原料加工而成.一次性出土数量如此多骨器的遗址在我国非常少见,为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宁 裴树文 等 《人类学学报》 2009年28卷3期 262-275页ISTICPKUCSCD
【摘要】 池坝岭遗址位于三峡库区重庆市丰都县境内,埋藏于长江左岸第三级基座阶地内.2007年,该遗址经过首次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514m2,出土石制品213件.石制品原料系就地取材于河流阶地底部的河卵石;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等;硬锤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