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6
- 2
- 189
- 16
- 5
- 4
- 3
- 25
- 20
- 12
- 11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鲁艳 袁成民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39卷11期 1147-1152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郁肺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26日在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就诊的27例新冠肺炎寒湿郁肺证患者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舌象特征、胸部CT、既往史等...
【中文期刊】 姜德 韩雷晨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33卷12期 1394-139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朱丹溪临证用药特点,分析其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关联性.方法 运用方剂计量学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对朱丹溪医论与医案所载方药的功效、归经、四性、五味进行统计对比,并运用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1)朱丹溪在临证处...
【中文期刊】 段东印 《河南中医》 2004年24卷1期 26-26页 ISTIC
【摘要】 <篇首> 近代名医张锡纯溯源<内经>,法宗前贤,结合临床经验及体会,提出大气下陷学说,创设升补大气方药,并证之临床.现简要辨识如下.
【中文期刊】 林支穹 余王琴 等 《新中医》 2019年51卷12期 58-6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析叶天士治疗营分证的特色与经验,为临床诊治营分证提供借鉴.方法:整理《临证指南医案》相关医案记载的方剂和药物,对相关药物的出现频数、频率,以及药物四气五味、脏腑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营分证典型病案共43例,涉...
【会议论文】司富春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对1979年6月~2011年6月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诊治肾癌文献,通过频度分析总结中医证型和方药特点,以探讨肾癌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对所选文献中的证型、方剂和药物进行统计归类,总结各证型、方剂和药物出现频次和所占比例....
【会议论文】司富春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对1979年1月-2013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诊治神经性皮炎的文献,通过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法总结神经性皮炎中医证候和方药特点,探讨神经性皮炎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和理法方药诊疗体系.方法:运用SPSS18...
【中文期刊】 高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1期 4-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病证结合是中医整体观指导个体化施治的诊疗模式.构建"疾病-核心病机-关键证候-系列方药"一体的诊疗方案,是集30余年中医药防治脑卒中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形成的具有高度共识的临床诊疗与研究范式,体现了由疾病病理特点入手认识核心病机,进而把握影响...
【中文期刊】 刘明佳 马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0卷1期 6-1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上气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对上气诊治作了系统的论述,但后世医家对上气的词义认识不够统一.通过疏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相关条文,参考医学典籍,结合临床实际,认为《金匮要略》中的上气有病名及症状双重含义.作为疾病,其病位在肺,...
【中文期刊】 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0卷10期 1097-110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提出特禀质儿童的体质特点是伏风内潜,一旦患儿为外来"虚邪贼风"所引,则发生如鼻鼽、风咳、哮喘、风瘾、湿疹等"风病"(过敏性疾病).这类风病治疗应当以消风法为主,辨证配用散邪、除湿、润燥、豁痰、凉血、养血、固表等治法治疗.介绍了如何以伏风理论...
【中文期刊】 索秋实 李鹏飞 等 《环球中医药》 2024年17卷1期 110-113页 ISTICCA
【摘要】 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臌胀"等病范畴,是肝硬化患者进入失代偿期的标志,通常采用限制钠盐摄入、利尿、补充白蛋白、腹腔穿刺抽水等措施进行对症治疗.此类方法虽多可即时见效,但亦有短期易复发、远期疗效差的不足."脏邪还腑"之旨即以通腑之法,助脏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