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8
- 25
- 15
- 6
- 1
- 171
- 49
- 34
- 23
- 16
- 65
- 55
- 43
- 33
- 2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海霞 杨耀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5期 682-685,68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采用主动载药法制备芦丁纳米脂质体,提高包封率,增加药物在体外的释放。方法:利用醋酸钙梯度造成主动载药的驱动力,HPLC测定芦丁含量,离心超滤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分布和电位,考察单因素对包封率及粒径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彩虹 王俊玲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2年28卷9期 1314-13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优化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制备条件,以更好解决盐酸小檗碱药物毒性和生物利用度问题.方法 优化主动载药法制备盐酸小檗碱纳米脂质体,并对该脂质体进行包封率、粒径、形貌等考察,利用MTT法评价脂质体的生物安全性.结果 盐酸小檗碱脂质体优化制备工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玮 周建平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7年38卷4期 323-3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主动载药法制备双氯芬酸钠脂质体,考察包封率的影响因素,并对其体外释放进行评价.方法:利用醋酸钙梯度法制备双氯酚酸钠脂质体,考察不同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并对药物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脂质体包封率随温度和醋酸钙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松 邓英杰 等 《中草药》 2005年36卷5期 673-6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高包封率的盐酸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方法处方前研究测定了药物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pH梯度进行主动载药.超滤法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测定包封率,考察了外水相pH值、孵育温度、药脂比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随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艳丽 邓英杰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4年39卷8期 602-6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进行新型抗癌药物盐酸拓扑替康的脂质体制备研究,以期得到具有较高包封率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乙醇注入法、反相蒸发法等传统的脂质体制备方法,以及新的主动载药方法制备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筛选出最佳的制备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的方法,并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意辉 王绍宁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4年39卷1期 40-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主动载药法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并考察其包封率的影响因素.方法以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脂质体,于347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包封率;考察加药顺序、孵化时间、孵化温度、外水相pH值及粒径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被动载药法得到的包封率仅有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意辉 李焕秋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1年26卷4期 258-2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建立了阳离子交换树脂-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该法具有简单、方便、省时、经济等优点.用所建立的方法考察了主动载药与被动载药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结果表明,主动载药中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包封率最高,可达7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筱梅 梁世强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19卷7期 1784-1786页PKUCSCDCA
【摘要】 介绍了目前常用脂质体的两大类制备方法:被动载药法和主动载药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被动栽药法适于脂溶性强的药物,包封率高且不易泄露;而主动栽药法适于两亲性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雅 刘汉清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18卷4期 908-909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脂质体不同制备方法 对包封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被动载药和主动载药制备脂质体,用微柱离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结果 被动载药法制备脂质体包封率较低,主动载药制备脂质体包封率为84.38%.结论 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可制得包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佳昳 黄华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5年32卷4期 271-274页ISTICCA
【摘要】 脂质体主动载药法是在制备脂质体的传统方法上引入pH梯度法等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制备方法,使得制备高包封率脂质体成为可能,较好地改变了难以制备水溶性药物脂质体的局面.本文主要对主动载药法的分类、起源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