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1
- 1
- 1
- 5
- 4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学鹏 幺中元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9期 8584-85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存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其凋落物分解机制对理解和预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碳储存具有重要意义.以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区域,以两种亚热带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阳 王雪峰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1期 7840-78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大连西郊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样地,以黑松和辽东栎两种叶凋落物作为分解基质,采用两种不同网孔的凋落物袋法,从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凋落物分解速率、凋落物养分释放、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及其与凋落物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等几个方面来探究森林凋落物分解的主场效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查同刚 张志强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4期 7991-80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凋落物分解主场效应是指凋落物具有在其生长的栖息地比在别的生境分解更快的特征,土壤生物的特化作用被认为是主场效应的产生机理.主场效应是除基质质量和物理化学环境外控制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子,可影响模拟精度的8%.凋落物分解主场效应驱动机制的深入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珺慈 周长剑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2期 373-3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亚热带3种主要造林树种(马尾松、杉木和栓皮栎)凋落叶分解初期在区域尺度上的主场效应表现及潜在驱动机制,采集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原生土壤和凋落叶,在室内基于两地平均温度同时模拟同区域及跨区域的凋落叶互置分解实验,比较了 3种类型凋落叶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立天宇 康峰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7期 2159-21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凋落物袋法研究了冀北辽河源地区表层0~5、5~10和10~20 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呼吸速率和微生物代谢熵对白桦及蒙古栎叶凋落物分解主场效应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主场白桦及蒙古栎凋落物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高于客场;而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