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
- 5
- 1
- 6
- 4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倩 李钦朗 等 《江西中医药》 2025年56卷2期 12-15页CA
【摘要】 "主客浑受"是薛生白受到吴又可"主客交"的启发所提出的理论,指的是湿热之邪留恋营血,脉络瘀滞的病理状态.通过比较"主客浑受"与"主客交"的异同,明确了"主客浑受"的独特病机;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方面入手,分析得出"主客浑受"与肝硬化的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汶仟 洑晓哲 等 《环球中医药》 2024年17卷3期 486-489页ISTICCA
【摘要】 本文以"主客浑受"为基础,分析"主客浑受"与痛风慢性期病机相关性并结合近现代医家治疗痛风经验,探讨薛氏三甲散在治疗痛风慢性期的应用.本文通过分析"主客交"与"主客浑受"的不同点以明确"主客浑受"理论的独特病机,并以此切入痛风慢性期并结合现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威 岳冬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12期 1989-1992页ISTICCSCDCA
【摘要】 "主客交"理论出自吴又可《温疫论》,后世医家薛生白在其启发下提出了"主客浑受"理论,在形成上皆因正气亏虚、气血困顿,正气与客邪胶锢于血脉,用药上运用灵动攻走之物消除血脉之痼疾.但二者各有不同,吴氏认为"主客交"病机为邪火独存,胶锢客邪于十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思琦 李廷利 《中医药学报》 2017年45卷4期 6-8页ISTICCA
【摘要】 薛氏"主客浑受"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吴氏"主客交"理论的启发."主客浑受"的"主"指人体营血,"客"指湿热之邪,"主客浑受"乃指湿热郁留于血脉,交浑不解,从而形成一种脉络凝瘀、气血呆滞的病理状态.治疗方法当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治疗方药为三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秀丽 牟德英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13卷21期 6-8页
【摘要】 目的:从Th17/Treg失衡探讨肝纤维化“主客交浑”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检测两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相关指标,了解Th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德英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36卷9期 13-15页
【摘要】 "主客交"学说为温病学家吴又可所创.本文探讨了"主客交"病机理论的两大关键环节"主客交浑"及"脉络凝瘀",并与特发性肾病(IMN)病理机制中的两个关键环节一补体系统的激活及肾脏毛细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相比对,发现二者在发病机制有很大程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