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3
- 62
- 17
- 225
- 31
- 5
- 5
- 4
- 63
- 20
- 18
- 17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延刚 李发成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0卷4期 656-66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评价星状皮瓣联合游离脂肪瓣乳头再造及乳房下皱襞(inframammary fold reconstruction,IMF)重建的手术效果.方法 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31例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患者,均为乳腺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栾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3年24卷8期 454-45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乳房下皱襞(inframammary fold, IMF)的位置是决定乳房是否美观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评价隆乳术后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些效果不佳的隆乳手术失败的原因与下皱襞定位不当直接相关.随着隆乳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隆乳手术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燕 李森恺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2年23卷4期 230-23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对女性乳房的形态和结构来说,乳房下皱襞是一个决定性结构[1].在青春前期该结构一般是无法觉察的, 但是从青春期开始,乳房下皱襞就开始出现并确定乳房的下界范围.从乳房发育开始, 乳房下皱襞就将乳房下极"锚定"在胸壁上[2].乳房下皱襞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红 蒋宏传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1年05卷2期 204-208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乳房下皱襞是定义女性乳房形态和外观最重要的结构,是决定乳房美感的关键标志.对乳房下皱襞的形态、发育的程度、松紧度及对称性的仔细分析是乳房手术术前美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解剖结构、形成机理对于指导手术设计及操作具有重要意义,获得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正宣 颜蕴文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09年18卷11期 1585-158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乳房下皱襞切口治疗青春期乳腺纤维腺瘤.方法:均采用全麻,乳房下皱襞弧形切口,沿胸大肌筋膜表面潜行分离乳腺后方间隙组织,自乳腺后方确认瘤体位置,紧贴瘤体钝锐性放射状分离,完整切除肿瘤.腺体不予缝合,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结果:本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田 李英春 《医学综述》 2008年14卷4期 593-595页ISTICCA
【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在医疗保健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乳房形态的保持都越来越重视.乳房下皱襞是乳房的一个重要结构,对于乳房美学以及乳房整形外科手术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它也是乳房外科的重要解剖标志,是乳房整形外科手术测量的一个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爱林 朱云飞 《中国美容医学》 2007年16卷5期 622-6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乳房下皱襞不对称的矫治方法.方法:对11例乳房下皱襞不对称患者,采用乳晕上缘半环形切口,游离乳房后间隙,根据双侧不对称的差值,将过低侧乳房的上极腺体组织弧形切除并向上与胸肌筋膜缝合固定(其中9例同期行隆乳术),切口上缘皮肤作适当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仇树林 胡国栋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06年15卷2期 137-138,中插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明确假体置入隆乳术后并发症与乳房下皱襞的解剖关系,探讨减少假体隆乳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 3例女性19个假体置入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分析假体隆乳术并发症的发生与乳房下皱襞的关系.①假体向外侧移位3例3侧.②纤维囊挛缩4例6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仇树林 胡国栋 等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5年16卷6期 336-3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乳房下皱襞相关组织结构的大体解剖和组织学研究,进一步明确乳房下皱襞的组织学和解剖结构.方法采用新鲜成年女性尸体行解剖研究,并分别于乳房上缘、乳晕上缘、乳房下皱襞及乳房下皱襞下方4 cm处取材,制作HE染色及改良Gomori′s 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超 蒋宏传 等 《中华肿瘤杂志》 2016年38卷10期 790-7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尤其是即刻假体植入重建法,因其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效果好,得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认可。但是部分患者由于肿瘤位置比较靠近乳房下皱襞,为保证肿瘤切除范围,不能保留下皱襞结构,甚至胸大肌下缘,使得假体下缘无可支撑的结构,导致假体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