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5
- 27
- 139
- 26
- 11
- 4
- 2
- 57
- 13
- 13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向义 钟纯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40卷4期 637-63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进一步认识乳房的固定结构及乳房后间隙的形态与大小.方法:对6具新鲜尸体共12个乳房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典型部位行组织切片,观察乳房固定结构与乳房后间隙.结果与结论:在成人女性乳腺基底边缘有一周致密的结缔组织纤维,连于乳腺周缘的皮肤和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常恩 《中国美容医学》 2013年22卷20期 2018-20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乳房后间隙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效果.方法:总结我院甲乳外科137例经乳房后间隙治疗乳腺纤维腺瘤,观察切口瘢痕及对乳房形态、功能的影响.结果:137例病人手术过程顺利,肿瘤均完整切除,切口甲级愈合,切口美观,手术瘢痕不明显,乳房外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康 周信荣 等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9年32卷4期 370-371页ISTIC
【摘要】 目的 针对哺乳后乳房萎缩伴轻中度下垂,采用乳房假体放置乳房后间隙,获得术后较好美学形态.方法 采用乳晕上缘弧形切口,经乳腺上缘沿乳腺纵行钝性分离至皮下浅筋膜层,到达乳房后间隙用乳房剥离器按术前划线范围充分剥离出足够腔隙.置入术前选定的合适假...
【关键词】 乳房后间隙;乳房萎缩伴轻中度下垂;乳晕切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 邓林 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0期 70-71页
【摘要】 目的:对经乳房后间隙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3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将全部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经乳晕弧形切口腺瘤切除术,观察组实施经乳房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永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6卷1期 130-131页
【摘要】 <篇首> 患者,女,32岁,哺乳期.主因右乳房疼痛伴发热5d入院.查体:T 39.2℃,右乳房外下象限、内下象限及乳晕区均明显压痛,表面皮肤水肿,皮温高.彩色超声多普勒示:右乳房后间隙可见液性暗区,大小10cm×9cm×8cm,穿刺抽出脓液,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星星 张云 等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40卷5期 772-77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放疗补偿膜(Bolus)与皮肤空气间隙对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32例乳腺癌切除术后放疗患者(左侧16例,右侧16例),采用Pinnacle三维放疗计划系统设计切线野和均分野两种计划.在补偿膜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广寅 刘琳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32卷11期 2240-224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评价乳腺后间隙麻醉法在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426例单乳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行乳腺后间隙麻醉和传统局部麻醉法,对比观察两组术中麻醉药用量、止痛效果、麻药不良反应、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 乳腺后间隙麻醉组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刚 王金明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26卷6期 18-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内窥镜辅助假体置入在胸肌筋膜下纠正乳房下垂的可行性.方法:本组患者共18例,均为轻度乳房下垂患者,经腋下切口,通过内窥镜辅助将硅凝胶乳房假体放置于胸肌筋膜后.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6.5个月),乳房外形良好,下垂基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刚 黄金龙 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6年27卷4期 215-2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内窥镜辅助假体置入在胸肌筋膜下或双平面层次(部分胸大肌下、乳腺下)纠正乳房下垂的可行性.方法 本组患者共18例,均为轻度乳房下垂,经腋下切口,通过内窥镜辅助将硅凝胶乳房假体置于胸肌筋膜下或双平面层次.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刚 黄金龙 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1年22卷8期 469-4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肌筋膜后间隙假体置入纠正轻中度乳房下垂的可行性.方法 本组患者共10例,分别经乳晕切口(2例)、乳晕周围双环切口(2例)、腋下切口(6例),将硅凝胶乳房假体置于胸肌筋膜后间隙,即胸肌筋膜和胸大肌之间.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