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61
- 149
- 17
- 306
- 165
- 113
- 24
- 21
- 70
- 54
- 45
- 34
- 3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梅丹娥 陈金玲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8年27卷12期 1013-10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初步评估基于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 EE)二尖瓣环3D打印的可行性与3D打印模型的精准度.方法 回顾性研究二尖瓣轻度及以下反流患者25例,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10例,均已接受3D‐T EE检查.选取处于舒张末期二尖瓣环3D‐T...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3D打印;二尖瓣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显峰 赵博文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7年26卷2期 121-12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正常与心力衰竭胎儿二尖瓣及三尖瓣瓣环位移z-score值的对比研究,探讨其评估心力衰竭胎儿左、右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解剖M型超声测量 1 012 例正常胎儿及24例心力衰竭胎儿三尖瓣环位移(FAM-TAPSE)及二尖瓣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鸽 刘会若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7年26卷6期 467-47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左室正常构型(LVN)患者二尖瓣环与主动脉瓣环平面夹角(AMA)的变化及其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纳入54例LVN高血压患者作为LVN组,79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连续5个心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会若 尹立雪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7年26卷7期 558-56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与健康人群二尖瓣环与主动脉瓣环平面夹角(AMA)的变化及其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纳入31例ICM患者为ICM组,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59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于胸骨旁左室长...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缺血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环与二尖瓣环平面夹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卫华 黄艳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1卷3期 313-3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定二尖瓣环位移(MAD),探讨其在评估肥厚性重构所致的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减退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6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50%)的各类心肌肥厚(左室壁厚度≥12 mm)患者作为研究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昕 王建华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0年19卷1期 5-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的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MAD)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探讨MAD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96例观察对象,其中健康对照组30例,患者66例.记录心尖四腔及二腔观二维图像并输入Qlab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建新 蒋国平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4年19卷3期 195-1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估多普勒组织速度成像法(TVI)对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左心功能评价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VSD直径/主动脉直径比值将87例VSD患儿分为小型室间隔缺损(VSDS)组、中型窒间隔缺损(VSDM)组及大型室间隔缺损(VSDL)组.运用T...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速度成像法;M型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瑞霞 左鲁生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1年10卷5期 307-30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技术对急性心肌缺血区域和二尖瓣环侧壁处的运动速度、移动振幅进行检测,探讨TDI技术在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只开胸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通过TDI技术速度模式检测缺血区域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淑姣 李玉珍 等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45卷21期 23-2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二尖瓣环位移斑点组织追踪技术(TMAD)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5月至2017年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心功能衰竭患者23例,按照左心室有无心肌收缩储备分为两组,无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邸成业 林文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26卷2期 95-97页ISTIC
【摘要】 Tawara于1906年发现致密房室结和心房肌并不是钝性连结,有一些规律排列的纤维束从房室结发出后向右后和左后延伸,分别形成致密房室结的右侧后延伸和左侧后延伸;McGuire等研究表明三尖瓣环、二尖瓣环10mm范围内和逆行主动脉结均为类房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